即时处理技巧
发布时间:2025-09-14 10:01:24 浏览量:2
我做班主任有段时间了,处理过不少亲子冲突案例。我特别能懂家长们的纠结,就像在超市里,孩子看到玩具就走不动道,扯着家长衣角哭闹着非要买,不答应就赖地上,周围人都看着,家长又尴尬又着急,真不知道该答应还是拒绝。
其实孩子这种“试探性索求”行为,有他们自己的心理机制。在孩子心里,规则概念还很模糊,就想通过哭闹耍赖来试探家长底线。要是第一次得逞了,以后就会把这招当成法宝,频繁使用。
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心理,那面对他们的无理要求,到底该咋办呢?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四维应对方案。
当孩子在超市哭闹着要玩具时,先别着急发火。我建议用“理解需求 - 设立边界 - 情感补偿”三步法。第一步理解需求,要通过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建立共情基础。孩子哭闹着要玩具,也许是想寻求关注,也许是缺乏安全感。这时候,家长可以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说:“我知道你特别喜欢这个玩具,我懂你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
第二步设立边界,用“可以……但是……”的句式来立规矩。比如:“可以买这个玩具,但是这个月不能再买其他玩具了。”这样既满足了孩子部分需求,又给孩子划定了规则范围。
第三步情感补偿,如果最后决定不买玩具,拒绝后要通过拥抱、替代活动等方式来补偿孩子的情感。可以抱抱孩子,说:“虽然今天不买这个玩具,但我还是很爱你,咱们可以一起去公园玩。”
要是当时没处理好,孩子还是很伤心,回家后就得及时进行情感修复。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一聊,问问他为什么那么想要那个玩具。然后再次跟孩子强调规则,让他明白不是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小惊喜,像做他爱吃的饭菜,陪他看喜欢的动画片,让孩子知道家长还是在乎他、爱他的。
规则得提前建立,不能等孩子提要求了才临时制定。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比如每个月能买几个玩具,每次去超市只能选一样东西。制定规则的时候,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这样他会更愿意遵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势引导,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遵守规则,就跟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多乖,遵守规则就能得到奖励。”
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也很重要。平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像让他自己决定穿哪件衣服,吃什么水果。这样慢慢锻炼孩子的决策能力,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可以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主,但同时也要让他明白自由是有边界的,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无理要求时,用的应对方式不太对,会带来负面影响。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5种常见的错误应对方式。
立刻答应:孩子一哭闹就答应,孩子会觉得只要哭闹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就会经常用这招。严厉打骂:打骂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叛逆。当众批评: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轻易妥协:本来拒绝了孩子,后来经不住孩子哭闹又妥协了,这样孩子会觉得家长的话不算数,以后更不会遵守规则。冷漠无视:对孩子的哭闹不理不睬,孩子会觉得家长不爱他,缺乏安全感。既然知道了错误的应对方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和孩子的每一次冲突都变成教育孩子有责任感的机会呢?当然可以。
让孩子承担后果:如果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没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让他自己承担这个后果,下次他就会注意了。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树立榜样: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总之,在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时,家长要把握好拒绝的尺度,做好情感维护,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样才能平衡好教育原则和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