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题材儿童小说《芥园花铺》研讨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5 16:47:21 浏览量:1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接力出版社主办的“战火中的童心之美和人性之光——抗战题材儿童小说《芥园花铺》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忠等出席。
邬书林表示,《芥园花铺》是亮眼的抗战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值得高度关注。“关于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一个全球性共识:避免过早展示战争中的血腥暴力元素,以免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但回顾战争、反思战争又离不开战争场景。如何书写战争的惨烈,同时以美好的文字进行表达,是一大挑战。《芥园花铺》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尺度,揭示了在历史进程中,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性的光辉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基。”
郭义强认为,《芥园花铺》分别呈现中国儿童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创伤与日本普通家庭被卷入战争后的遭遇,揭露了战争对普通人的摧残。这种跨文化、双视角的叙事结构在儿童文学领域很独特,拓宽了作品的国际视野。
郝振省表示,《芥园花铺》采取的是“小角度、小场景、大事件、深挖掘、细创作”的路径和方式,在情节构思和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肯定。
李忠认为,《芥园花铺》用孩子的眼睛看战争,贴近儿童生活的细节,让宏大的抗战历史变成了可触摸的成长故事,为抗战题材儿童小说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范例。
曹文轩、高洪波、徐德霞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围绕《芥园花铺》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以及儿童文学在历史叙事与美学表达上的创新与突破,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注入新的思考。
儿童文学作家、《芥园花铺》作者马三枣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时代抗战儿童文学的思考。“创作抗战题材儿童小说,我既怀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又肩负着突破窠臼的创作使命。当英雄叙事与家国情怀已被前人写至巅峰,新时代抗战儿童文学,究竟该以何种姿态立足?”对此,他从三方面分享破局之思。第一,从身边历史中掘取真金。他的创作扎根于沈阳。1999年,日本遗孤在沈阳立起“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小说中中国母女收养日本遗孤的情节,是对这段历史的文学回应。第二,以第一人称体温贴近历史。童年丧母的创伤,让他对“失去”二字有血肉相连的痛感。他让儿童成为故事叙事者,用他们的眼睛凝视战争,书写他们经历着的种种“失去”。第三,用意象密码构筑诗意。芥园的花、鸟,既是战火中残存的生机,亦是对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的礼赞。当孩童仰头问“为什么花还在开”,答案早已深埋泥土:因为土地记得每一粒种子的倔强,正如历史终将铭记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