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亲历王金海2阶课:原来孩子的改变,从亲子同频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15 16:12:52  浏览量:1

扶鹰教育的2阶线下课有用吗?作为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曾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堂。报班前那个晚上,儿子撕碎数学练习册时的怒吼 ——"反正我学不会",和我满脑子 "别人家孩子都在进步" 的焦虑,像两堵墙把我们逼进了死胡同。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扶鹰这场三天两夜的课程,会成为撬动我们家庭困局的支点。

最初看到课程要求 "父母至少一人同步上课" 时,我是抵触的。总觉得 "孩子学习不好,教孩子就行了,家长凑什么热闹"。直到开营第一天,扶鹰的带导老师在家长课上问 "你逼孩子学习时,想的是他的成长,还是你的面子?" 这句话像惊雷一样炸醒了我。老师说, "学习困境的根,往往在亲子关系里",原来,一直以来,我那么殚精竭虑地“培养”,反而成了孩子的学习阻力。小组讨论时,身边的家长们陆续说出相似的经历:有人手机里全是孩子的错题截图,家校沟通频繁到微信被老师设成了“免打扰”;有人因为孩子磨蹭撕过作业本,把书包扔到门外让孩子“滚出去” —— 原来我们都在用 "爱" 的名义,给孩子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孩子那边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第一天晚上他回到酒店,破天荒没玩手机,而是兴奋地说:“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们设定自己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我主动举手分享,说自己以后想研究游戏编程,老师说想当真正厉害的游戏设计师,不仅要系统学习编程知识和游戏设计理念,还要具备策划创意和用户思维。我思维特别跳脱,一看就有潜质!” 我在心里默默发笑:“还‘思维跳脱’,不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嘛,老师敢夸,你也敢信~”不过,我是真的开心,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跟我聊 "未来",以往提到学习,他要么沉默,要么顶撞。后来才知道,那天的孩子课上,老师带着他们做了 "学习动力三步探索",从 "我喜欢什么" 到 "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再到 "现在能做什么",一步步帮他们把模糊的兴趣转化为具体的目标。

最让我触动的是第二天的 "亲子共学课"。看着孩子为了争取PK金在团队中主动协调、耐心沟通,甚至为了整体进度甘愿做繁琐的事,我突然意识到,这和在家那个写作业拖沓、事事要催促的孩子判若两人。活动结束后,我忍不住问他:“刚才为什么那么积极?” 他挠挠头说:“老师说团队里每个人都得出力,不然大家都完不成任务。而且,看到自己的想法能帮到大家,挺开心的。”

那一刻我才明白,孩子并非缺乏担当,只是过去我总以 “监督者” 的姿态替他安排好一切,反而让他失去了主动承担的机会。这种在团队活动中自然流露的责任感,比我无数次说教 “你要懂事、要负责” 都来得真切有力,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扶鹰课程强调的 “在体验中唤醒内在动力” 的意义。

结营后,孩子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儿子依然会遇到难题,但不再说 "我学不会",而是会问 "妈妈,你能陪我想想办法吗";他开始自己整理书包,睡前会对照课程上学的 "目标清单",勾掉当天完成的任务。而我,学会了把 "你必须考 90 分" 换成 "妈妈看到你今天认真订正了错题,这比分数更重要"。就像课程里说的,学习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当家长从 "监督者" 变成 "同行者",阻力自然就小了。

现在回头看,这门课最珍贵的不是教给孩子多少学习技巧,而是让我们全家重新理解了 "学习" 的意义 —— 它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而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阶梯;家庭教育也不是一场 "纠错比赛",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