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子矛盾看该不该给萌娃玩自己手机上的游戏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5:00 浏览量:2
家长们聚在一起聊天,话题常常绕到该不该给萌娃玩自己手机上的游戏。大家都很纠结,一方面担心玩游戏伤眼睛、耽误孩子时间,另一方面又怕完全禁止会让孩子不开心,引发亲子间的矛盾。我有个朋友,孩子一闹着要玩手机游戏,她就头疼,给吧怕有坏处,不给吧孩子又不依不饶。
既然大家这么纠结,那咱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利弊。从视力保护方面看,现在近视低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时间长了就可能近视。我在班级里就发现,有些孩子看东西开始眯眼睛,一问家长,孩子在家经常玩手机游戏。不过呢,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也不太好。它能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像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要快速做出反应,对大脑发育有一定帮助。
手机游戏对亲子互动质量也有影响。要是家长完全把手机扔给孩子自己玩,亲子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少。孩子沉浸在游戏里,家长忙自己的事,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但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情况就不一样了。我有个学生,他爸爸经常和他一起玩亲子游戏,两个人一边玩一边交流,孩子特别开心,亲子关系也很好。
除了视力和亲子互动,时间管理也是个大问题。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玩起游戏来容易没完没了。有些家长说,孩子一玩游戏就停不下来,到该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愿意放下手机。这其实和家长自身的手机使用习惯也有关系。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觉得玩手机是正常的事。
了解了这些利弊,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解决方案。在时间管理上,可以采用“20 - 20 - 20”护眼法则,也就是孩子玩20分钟游戏,就要让眼睛休息一下,看看20英尺(大概6米)外的地方,持续20秒。还可以设置游戏时间奖励机制,比如孩子按照规定时间玩游戏,就给他一个小奖励,像一颗小贴纸或者一个小零食。这样孩子会更愿意遵守时间规定。
家长自身的行为示范也很重要。家长要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如果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自己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心里肯定会不平衡。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多看书、做运动,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除了时间管理和行为示范,还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替代活动。比如带孩子去户外玩,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跑一跑、跳一跳。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桌游,这些活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远离手机。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这些方法怎么用,我给大家讲一个场景化案例。有一次我在超市排队结账,前面有个妈妈带着孩子。孩子一开始很不耐烦,吵着要玩手机。妈妈就从包里拿出一副小卡片,和孩子玩起了简单的记忆游戏。孩子很快被吸引,不再闹着要手机。等结完账,孩子还意犹未尽,拉着妈妈说回家还要接着玩。这个妈妈的做法就很好,用有趣的替代活动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