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认怂了!儿童餐全面转向现做,罗永浩这次赢了?
发布时间:2025-09-15 14:42:42 浏览量:2
曾经以“中央厨房”为傲的西贝,如今却在消费者质疑声中低下了头。一场关于儿童餐的革命正在这个餐饮巨头内部悄然进行。
9月15日,西贝官方发布了一封致歉信,宣布了一项重大变革: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这一决定意味着西贝的儿童餐和其他菜品将告别预制菜模式,转向现场制作。
这封道歉信来得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就在前几天,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西贝儿童餐包装照片,显示生产日期为一年前,配文直接质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这就是你家儿童餐一年不坏的秘密?”
01 舆论风波,西贝儿童餐陷入保质期争议
事件发酵于9月12日,当时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难,晒出西贝儿童餐包装照片,显示生产日期为一年前,保质期长达360天。
网友惊呼:“给孩子吃的东西保质期比奶粉还长!”“怪不得口感像橡皮泥”。随后更多消息被爆出:西贝号称卖出1100万份的儿童餐中,鸡翅和西兰花都是冷冻包装,其中西兰花保质期长达两年。
网友戏称:“西兰花的年龄比孩子都大”。这场争议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将西贝预制菜推上风口浪尖。
02 西贝回应,推出九大调整措施
面对汹涌的舆论,西贝于9月15日发布了官方致歉信,承认“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并提出了九大调整措施:
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牛肉饼。儿童餐鳕鱼条,调整为门店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猪排烩酸菜中猪排半成品,调整为生排骨,在门店现炒。酥皮肉夹馍卤肉,调整为生肉在门店现卤。手撕椒麻鸡,调整为生鸡在门店现煮。燕麦小米粥中的金瓜泥,调整为门店现熬小米粥,加入新鲜金瓜片熬制。这些调整预计在2025年10月1日前在全国门店陆续完成。
03 品牌转型,从“中央厨房”到“门店现做”
西贝此次转型可谓彻底。过去引以为傲的中央厨房模式被大幅调整,取而代之的是门店现场加工。
关于消费者关心的保质期问题,西贝表示:“我们正在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
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向顾客承诺:“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干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这种态度与之前的强硬形成鲜明对比。
04 儿童餐市场,四千亿蓝海的诱惑
西贝如此重视儿童餐并非没有原因。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度,西贝共卖出超2000万份儿童餐,儿童客群近650万人次。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已接近4.5万亿元。若以10%的儿童餐饮渗透率计算,儿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可达4500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0岁-15岁人口为2561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1%。《2022年儿童在外就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显示,6岁-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的比例为44.4%。
如此巨大的市场,难怪西贝不愿失去家长们的信任。
05 承诺与现实,西贝儿童餐的升级之路
事实上,这并非是西贝第一次对儿童餐进行升级。就在2025年5月,西贝还高调宣布升级专业儿童餐,承诺 “5个不添加”: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
西贝当时宣称秉承“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的原则。但现实却似乎与这一承诺有所差距。
06 行业影响,预制菜面临信任危机
西贝此次事件不仅是单个品牌的危机,更是整个预制菜行业面临信任危机的一个缩影。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对预制菜特别是儿童餐的健康性、新鲜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营养专家指出,超长保质期食品难免依赖防腐剂和高温灭菌,维生素等营养素流失严重。
消费者权益组织呼吁出台儿童食品专用标准,禁止超长保质期产品使用“儿童”标识。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已介入调查,重点检测添加剂是否符合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
这场争议正演变为预制菜行业规范化的催化剂。
西贝的改革措施将于10月1日前全面落地,这场由消费者质疑引发的行业革命,正在改变餐饮行业的游戏规则。曾经的“中央厨房”模式倡导者,如今全面转向门店现做,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消费者用手中的筷子投票,最终让餐饮巨头低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