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众多家长都在学,怎么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萌娃提升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5-09-14 10:53:06  浏览量:1

我常常碰到家长们犯愁,觉得“小发明家”都得是特殊家庭才能培养出来的,普通家庭哪有这本事。可我见过不少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个个鬼点子超多,创意不断。就像我邻居家孩子,爸妈都是普通上班族,孩子却总把家里的旧玩具改造成新鲜玩意儿。所以啊,普通家庭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完全是可行的,关键就在于用对方法。

游戏时间

大家都知道,孩子爱玩游戏,而游戏时间其实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好时机。我家孩子特别喜欢搭积木,每次玩的时候,那专注的小模样,仿佛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一回,他搭了个怪模怪样的建筑,我就好奇地问他这是啥。他眼睛亮晶晶的,跟我说这是未来的太空基地,里面还有能飞的汽车和自动做饭的机器人。我当时就使劲夸他想象力丰富,从那以后,他对搭积木更有兴趣了,造型也是层出不穷。玩过家家游戏时,他会自己设定场景和角色,我就静静地在一旁看着,让他自由发挥。

从游戏时间的培养延伸开去,学习时刻其实也藏着培养创造力的秘诀。

学习时刻

学习的时候,也能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就拿亲子阅读来说吧,这可是个好机会。有一次我们读了个公主被恶龙抓走的故事,读完后我就问孩子,如果是他,会怎么让公主脱离危险。他想了一会儿,说公主可以用魔法把恶龙变成一只小兔子。这种改编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在绘画活动中,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是“不评价结果只关注过程”。孩子画了一幅乱糟糟的画,我不会说画得不好,而是问他画里都有啥,他能兴奋地跟我讲每一个小细节。

亲子互动也同样重要,它和学习时刻一样,都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场景。

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的时间里,也能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就说晚餐准备的时候吧,我会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帮忙洗菜、摆盘子。他会把盘子摆成各种奇特的形状,还说这是他设计的餐桌造型。上学路上,我会和他玩猜谜语的游戏,还鼓励他自己编。他会说“小小动物真奇怪,背着房子慢慢爬”,让我猜是什么。通过这些互动,孩子的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

了解了这些日常场景的改造方法,我们再来看看不同年龄段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特点。

0 - 3岁

0 - 3岁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感官来探索世界。我朋友家孩子在这个阶段,特别喜欢用手抓各种东西,还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很多家长可能会制止孩子,但其实这时候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探索。可以给孩子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像毛绒玩具、塑料玩具、木质玩具,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触感。也可以放一些简单的音乐,让孩子跟着节奏晃动身体,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孩子到了4 - 6岁,就进入了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4 - 6岁

4 - 6岁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像亲子阅读改编故事、积木搭建描述思路这类创意游戏。我家孩子在这个阶段,用橡皮泥捏了个超级大的蛋糕,上面还有各种水果和花朵,特别漂亮。这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

孩子再大一些,到了7 - 9岁,培养创造力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7 - 9岁

7 - 9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时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比如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制作小玩具。我认识一个孩子,用废旧的易拉罐做了一个小台灯,虽然不是很亮,但他特别有成就感。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了解了不同阶段的培养方法,家长们也可以对自己的家庭环境做个评估。

我做了一个创造型家庭环境评估清单,家长们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家的情况。比如家里有没有专门让孩子自由创作的地方,平时有没有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没有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资源。要是发现自己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就得及时改进。

我还见过不少典型的教养案例。有些家长过度干预孩子,孩子做什么都得按照家长的想法来,这样孩子的创造力就被压抑了。有些家长则是放任不管,孩子想干啥就干啥,缺乏必要的引导。而理想型的家长是既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鼓励。

常见的教养误区有三个。一是总批评孩子的作品,这会让孩子失去信心,改进的办法就是多表扬孩子的创意和努力。二是给孩子规定太多条条框框,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三是只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要像我前面说的,多关注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孩子提升创造力,就是要把“优势视角”融入生活细节。像每天记录孩子的三个创意瞬间,通过具体表扬强化创造行为。坚持下去,普通家庭也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小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