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接初中孩子放学?一位老教师的回答点醒无数人
发布时间:2025-09-14 12:58:00 浏览量:1
最近和几位家长聊天,发现大家都在纠结同一个问题:孩子都上初中了,到底还要不要接送?
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这么大孩子自己上下学没问题。但经历了儿子初中这三年,我才真正明白——接送根本不是娇不娇气的问题,而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后的那道沟通桥梁。
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我临时有事晚到了十分钟。跑到校门口时,看见儿子孤零零地站在屋檐下,校服都淋湿了。我正要道歉,他却眼睛亮亮地说:“爸,今天物理实验特别成功,我们组拿了第一!”回家的路上,他手舞足蹈地讲了整整二十分钟,连实验中的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如果错过这十分钟,我可能永远听不到他这么兴奋的分享。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一上初中就变得沉默寡言,问什么都是“还行”、“随便”、“不知道”。其实不是孩子不想说,而是我们没找到对的时机和方式。
你想啊,孩子在学校待了一天,刚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脑子里还装着刚发生的趣事、烦恼、新鲜事。这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话匣子很容易就打开了。可等回到家,写完作业,吃过晚饭,那股分享的劲头早就过去了。
更重要的是,坐在车里并排交谈的感觉,远比面对面质问要轻松自然。没有眼神对视的压力,没有随时被说教的心理防备,孩子更容易说出心里话。
我儿子就经常在车上突然冒出一句:“爸,我觉得我们班长最近好像有点偏心。”或者是“今天隔壁班那个同学居然跟我表白了”。这些话题,回到家他绝对不会主动提起。
但现在很多家长都把接送当成任务,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回微信,要么就是三句话不离学习:“今天测验怎么样?”“作业多不多?”“老师表扬你没有?”
这样的交流,还不如不交流。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每天接女儿放学时,手机一定调静音放包里。头十分钟只听女儿说,不管说什么都不打断、不评判。她说这是她们母女关系最好的投资,现在女儿什么事都愿意跟她分享。
其实孩子跟我们说“废话”的时候,是在试探交流的安全感。如果他们发现连午饭吃什么、同学闹什么笑话这种小事我们都愿意听,才会慢慢把真正的心事托付给我们。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六年的接送时光,看起来漫长,实际上转瞬即逝。等孩子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我们想接送都没机会了。
很多家长等到孩子关上心门后才后悔莫及:曾经那个什么都要告诉爸妈的小人儿,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教育没有回头路,亲子关系更是如此。那每天十分钟的接送路,不是负担,而是礼物;不是无奈的责任,而是宝贵的机会。
所以,珍惜还能接送孩子的时光吧。不是因为孩子需要接送,而是因为我们的亲子关系,需要这十分钟的滋养。
也许有一天,当孩子长大离家后,你会格外怀念那段在路上说“废话的时光”。那时候你就会明白,原来世界上最温暖的路,是接送孩子放学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