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儿保康复15‖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二)——吮吸手指
发布时间:2025-09-12 18:20:10 浏览量:3
前言: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其未来人生大厦的基石。为了让您更清晰地了解儿童发育进程,更科学地认识儿童保健与康复的意义,更有效地掌握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知识与方法,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特别推出《解码儿保康复》科普栏目。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拨开迷雾,传递科学;聚焦中医特色,展现专业实力;传播知识,守护成长。拉近您与专业知识的距离,消除疑虑,增强信心,掌握主动。我们将始终秉持“以孩子为中心,以家庭为伙伴”的服务理念,依托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深厚的中医底蕴,一起解码成长奥秘,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未来努力!
本期为您介绍——吮吸手指
门诊上经常看到上幼儿园甚至小学的孩子吮吸手指,也很让家长困惑,今天就说说吮吸手指的应对策略。
吮吸手指的好处
-宝宝通过吮吸手指,可以让自己在“口欲期”得到满,进行自我安慰。
-处在出牙期的宝宝,啃手指能够起到磨牙龈,缓解牙痒的作用。
-吮吸手指,能够使自己获得安全感,能够更快的进入睡眠。
-宝宝灵活地吃到手指,需要运用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动作,所以,这证明宝宝在进步啦。
-吃手时,口腔获得的刺激能够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这会使宝宝更聪明哦!
-吃手有助于宝宝情绪的释放,就像我们焦虑时不停地走来走去是一样的。
过度吮吸手指的坏处
-如果是吃手比较严重的宝宝,长期多频次的吃手可能会引起手指变形、破皮;如果宝宝超过5岁了还在吮吸手指,可能会对口腔的上壁(上颚)以及牙齿的排列产生影响。
-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宝宝还总是吃手,可能会被身边的小朋友嘲笑,从而影响宝宝心理发育,产生自卑心理等。
-除非孩子4-5岁了还在吸手指,否则不用担心,妈妈们要知道,越强行的制止宝宝,越会刺激宝宝内心的“逆反心理”,从而强化他们的吃手的行为。
过度吮吸手指,应该如何引导
-在每次喂养后给予宝宝更多的安抚,如吃过奶后,不要马上转移注意力,而是陪在宝宝身边,拍一拍宝宝哄睡,以免宝宝因为无人关注而吃手。
-多和宝宝进行动手的游戏,让宝宝明白手指不仅是用来吃的,还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多让宝宝用手拿玩具、进行拉扯、撕拽等动作,转换宝宝默认的手只能吃的固定思维。
-帮助宝宝经常洗手,清洁手指,降低细菌入口的风险,给宝宝清洁手指时,需注意用干净的湿毛巾清洁双手才是正确的做法,不可以使用消毒纸巾或免洗消毒液擦手,以免宝宝通过吮吸手指而吞入残留的消毒剂。
-小月龄的宝宝如果愿意接受安抚奶嘴,就可以用来满足宝宝的吃手需求,通常情况下,只要宝宝在2岁以前戒掉奶嘴就不会影响牙齿发育。
-大月龄的宝宝,可以选择手帕巾、毛绒玩具等来做宝宝的安抚物,来舒缓宝宝的情绪,代替吃手。
儿童康复科简介
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立足传统中医精髓,融合现代康复医学技术,专注于0-18岁儿童的发育障碍、神经损伤、精神心理卫生及行为异常的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突出祖国中医的穴位注射、针灸、推拿、中药药浴、蜡疗等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智力训练、感觉统合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引导式教育训练、多感官训练、沙盘游戏、ABA训练等,致力于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全周期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我院有河北省红十字会、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石家庄市残疾人联合会救助项目,每年救助脑瘫、自闭症、智力低下儿童百余人。现有技术人员2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
“早期干预”是改变儿童命运的关键窗口
“中西协同”是突破康复瓶颈的中国方案
“爱与专业”是点亮成长之路的永恒灯火
撰稿:王欣
编辑:苗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