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男的真是很难理解女性处境啊

发布时间:2025-09-12 19:29:00  浏览量:2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男的真是很难理解女性处境啊

文/晏凌羊

01

一个男读者关于“结婚只要放平心态,还是比一般人过得好”的留言。我就说吧,很多男性本质上没办法代入女性的角度思考一下传统婚姻到底带给女性些什么。

这位男读者也只是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我肯定没恶意。我探讨这个问题,也没有恶意。但很想跟他讨论一下这几个问题:

(1)你父母给你打拼、节俭下来两套房子、几十万存款,在法律上你姐是有份的,但她真有份吗?为什么她没有?如果她能像你一样继承父母的财产,她一个智力有点残疾的女人,需要靠嫁人、生子去博取晚年保障吗?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生来就没法继承父母的财产?这是不是结构性、系统性不公?自古以来,男性生来就能继承家庭的一切,再拿点小钱出来赏给“被从排挤出家庭,只能靠嫁人、生子谋取生存条件的姐姐和妹妹”,就觉得自己特善良了,却不愿意多思考哪怕一层:真正值钱的资源,到底在谁手里。

(2)你认为“结婚比普通人强”,是因为你站在男性的角度,那么,你观察下你们家:你爸给人看大门、你妈给人当零工,谁更辛苦,谁赚得更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俩都有工作,都要赚钱,累一天回家后,家里家务主要谁做,你和你姐主要是谁带大的?两人日常的消费,谁更多?我所见的这样的家庭,女人买两件衣服的开销可远远比不上男人在烟酒、应酬方面的花销。他们平时的社交圈,主要围绕谁的关系展开?你妈,你姐可能算是嫁得还不错,如若不那么幸运,嫁的男人不好呢?她们能离婚吗?离婚后能拿到一半财产吗?离婚后还能回娘家吗?很多女性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忍受溃烂的婚姻,是不是也与她们小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托举有关?毕竟有限的资源得紧着哥哥、弟弟使用。

我不是说造成这一切不公的原因是你,毕竟,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做的,没人觉得奇怪。你也只是身处这个系统之中。

但这些结构性、系统性的不公,正是造成女性得到的婚姻红利远远少于男性的原因——不排除部分女性“嫁得好”,通过婚姻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那是少数,绝大多数普女和普男的结合,女性是付出更多、得利更少的一方。

就拿你爸、你姐夫来说,他们显然是更得利的一方。

两人都条件一般,但因为有了婚姻,有人给生儿育女、做家务(这些隐形付出,不会被折算成为实在的贡献,毕竟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

他们只出一个精子,就有了儿女。

只出了一点力,只需要一点点善良,就有另外一个“必须要被原生家庭排挤出去的女人”跟他撑起一个家。

男性对于女性的处境,确实很难感同身受。

我们女性当然也不能仅从性别维度去探讨这些问题,因为自身的悟性和努力也同样重要。

但我觉得,如果一个男性愿意深入去思考一下这些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会更有魅力。

我希望关注我的男性更多是这样的。

02

跟这类生物没法聊,先拉黑再解释。

(1)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天然被剥夺了在原生家庭的继承权,她们从生下来就是“待泼出去的水”,是链接两个家族利益、链接父与子血缘的“桥梁”。

(2)女性被允许读书、认字,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才百来年。很多女性也曾建立功勋,但除非她能成为男权社会赞许的符号,其功勋会被选择性忽略。

(3)女性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格,但在很多资源有限的家庭里,她们并不具备受教育的条件。

(4)看不到以上这种结构性、系统性不公的男的,都是“睁眼瞎”。或者,仅仅是“脑容量”太小,无法深度思考问题。

(5)大学招生的性别比例,受制于具体的学科要求,是“人为”而不是“天然”的结果。

(6)原帖讲的是“谁更爱消费”,被偷换概念为“购买力”。消费行为不能等同于购买力,购买力说的是“有钱花”,消费则是“花钱,钱从何处来不纳入考量”。

(7)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把男导演制作的电影票房视为“男性为男性买单”,把女导演制作的电影的票房是“女性为女性买单”,是典型的两极管思维……让人失去辩论的欲望。

(8)越一无是处的男性,越喜欢拿别的男性的成功来论证男性群体更成功。躲在“群体叙事”后面,可以掩饰自己的无能、无智。

持这种思维的男性,别来找我辩。

简单粗暴拉黑我,咱们“井水不犯洪水”。

*作者:晏凌羊,女,80后,中国作协会员,2001年云南省丽江市高考文科状元。著有畅销书《离婚七年》《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公文写作》等畅销书十几部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十几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乐以文字为窗,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血有肉,有泪有笑,有错有对,期待与您共成长。

|ID:qiushan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