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计划署:全球学校供餐新增8000万受益儿童
发布时间:2025-09-11 19:53:04 浏览量:3
世界粮食计划署/Pedro Rodrigues
厨师们为海地的学生提供学校餐食。
世界粮食计划署周三发布的《全球学校供餐现状》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通过国家主导计划获得学校供餐的儿童新增近8000万,使全球受益儿童总数达到至少4.66亿,增幅为20%。
报告指出,低收入国家的进展尤为显著,过去两年间受益儿童人数增长了60%。非洲国家走在前列,新增受益儿童2000万,其中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取得了突出成效。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麦凯恩表示:“学校供餐远不止于提供营养食物。对弱势儿童来说,它是通向教育和机遇的重要阶梯。事实证明,投资学校供餐是各国促进健康、教育和经济繁荣最明智、最具成本效益的举措之一。”
报告显示,全球学校供餐资金在四年间翻了一番:从2020年的43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840亿美元,其中99%来自国家预算。这标志着学校供餐已由传统的援助项目转变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公共政策。然而,在低收入国家,国内投入仍不足,项目可持续性面临风险。
在“学校供餐联盟”推动下,相关项目发展尤为迅速。自2020年以来,实施国家学校供餐政策的国家数量从56个增至107个。该联盟由100多个政府和6个区域机构共同领导,世界粮食计划署担任秘书处,并获得140余个合作伙伴支持。
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供餐与社会保护司司长、联盟秘书处主任布尔巴诺强调:“国家资助的学校供餐计划的增长表明,即便在困难时期也能实现突破。但在最脆弱国家,仍需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支持。”
该报告发布于即将在巴西举行的第二届学校供餐联盟全球峰会前夕。届时,各国领导人将共同评估进展并推动进一步行动。
报告首次披露的证据表明,学校供餐不仅能提高入学率和留校率,还能有效改善学习成效和认知能力,特别是在数学和读写方面,为应对当前全球“学习危机”提供了新途径。
报告还强调了学校供餐的广泛效益:学校供餐是全球最大的社会安全网,有助于应对气候、疫情和冲突等冲击;每投入1美元可产生7至35美元的经济回报;为4.66亿儿童供餐预计可创造740万个烹饪岗位,并带动物流、农业和供应链就业;本地食材供餐模式有助于推动可持续饮食,促进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在教育和健康方面,女生获益尤多,女性也能通过就业机会获得经济赋权。
目前,世界粮食计划署协助各国政府为1.39亿儿童提供营养支持,并直接为2100万儿童配送校园餐食。在亚美尼亚、贝宁和伊拉克等国,学校供餐项目已从依赖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转变为由国家完全自主运营。
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学校供餐不仅是保障儿童福祉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国家能力、增强社会韧性的长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