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解压玩具成“毒玩具”
发布时间:2025-09-11 18:41:34 浏览量:2
□袁文良
泥玩具解压,但也有可能是有毒物品,这你敢给孩子玩吗?据央视报道,近日,不少家长的反映,风靡的儿童解压软泥玩具问题多,常散发刺鼻气味致孩子皮肤过敏,不少是无厂名、厂址、合格证的“三无”产品。这类玩具的成型水含硼砂,是有毒化合物,成人摄入1到3克会中毒,儿童误食5克即可致死,长期接触还影响肝肾功能与生长发育。
说起“三无”的“毒玩具”,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前些年出现的“牙签弩”“电人玩具”“果冻泥”等,都是能够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毒玩具”,当时有关部门专门进行了整治打击,也收到了明显成效。如今,几年过去了,一些“毒玩具”又换个马甲、改个名称重新登场。在多个城市的中小学周边,几乎都可以发现出售解压泥、捏捏乐一类所谓解压玩具的店铺。而在线上,销售起泡胶、水晶泥等解压软泥玩具的账号不仅视频的点赞数量高,购买的网友也不在少数。而这类玩具大多含有有毒物质,孩子们在用小手反复揉捏时,毒素则可以通过皮肤悄然入侵。
儿童玩具不是普通商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健康。而孩子的健康安全不容任何试探。因此,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依法加大对各类“毒玩具”的查处力度,莫让孩子们在玩解压玩具时受到“毒”害。
一是相关的法制部门要对现行的儿童玩具生产规范或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儿童玩具禁用的物质材料,细化生产过程中应执行的标准,对不同儿童玩具制造生产从用料选择、模具制造、最后成型等各个环节都明确可执行的标准与要求,真正将玩具的生产纳入法治的笼子,确保玩具制造生产的全过程都能够依法依规进行。
二是相关的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线下玩具市场及线上平台的日常检查,对销售“毒玩具”的商家或平台予以重罚,直到吊销执照、关停账号。同时要追根溯源,对非法的生产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和取缔,对违规使用禁用材料甚至有毒材料的给予严厉打击并公示曝光,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予以重罚,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相关的网络平台要依法落实主体责任,相关商家入驻时要严格审核其相关的生产资质,对主播推介的各类儿童玩具要核查其生产许可证及使用材质列表,并对其主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其推介或经销有毒的危险玩具,要从后台予以警示,并及时下架危险产品,绝不能让平台成为“毒玩具”的流通渠道,牢牢守住儿童玩具的网络安全防线。
最后,各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教育引导,增强孩子及孩子家长们对“毒玩具”的识别能力和自身的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把儿童玩具的生产销售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让害人作孽的“毒玩具”远离城乡市场,特别是远离校园周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