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旭:八年送教路,她为山区特殊儿童点亮星空
发布时间:2025-09-10 17:01:42 浏览量:1
8年风雨兼程,她以“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初心为帆,在课堂教学与送教路上笃定前行,让教育的暖阳穿透障碍,照进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心灵。她用专业筑牢成长基石,以温情化解成长难题,为山区特殊儿童点亮星空。她,就是湖北省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庄旭。
“庄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来临,在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手工制作课上,学生们拿着亲手制作的花束围向庄旭,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真诚。这温暖的一幕,只是她8年特教生涯中,无数感人瞬间的缩影。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康人,2017年毕业后,庄旭毅然放弃大城市的发展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投身特殊教育。
“在大学的时候接触到特殊儿童这个群体,我发现他们比普通孩子更需要关爱和引导。我想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他们,这份工作的价值让我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庄旭说。
特殊教育的挑战远超想象,沟通障碍、个性化教学、孩子的情绪波动、家长的焦虑,桩桩件件都是考验,但庄旭从未退缩。
“很多孩子不会说话或难以表达,我得耐着性子沟通,甚至用图片一点点猜他们的需求;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必须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有时面对孩子的情绪爆发和家长的无助,会觉得力不从心,但看到孩子们哪怕一点进步,所有辛苦都值了。”
为摸清每个孩子的情况,庄旭逐份翻阅学生档案,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难点一一记在心上,用细节搭建起教学桥梁。
保康是山区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庄旭和同事们组建网班,通过企业微信开直播课,5年累计上了1600多节直播课,答疑辅导超5000次。2017年,学校成立“行走在大山里的课堂”送教团队,她第一时间报名,8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送教的脚步从未停下。
“送教要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有的家庭住得偏,条件差;有的孩子有多重障碍,需要更综合的康复支持。”庄旭说。
歇马镇尚家坡村15岁的王福涛,因先天发育不良无法上学,庄旭每月忙完校内工作,都会和同事一起按时上门,带着玩教具帮他练手部精细动作,教他数学知识。
“从县城到这儿要1个多小时,庄老师坚持了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王福涛妈妈满是感激。
如今的王福涛早已不是当初连数字都认不全的孩子,在庄旭的教导下,他学会用计算器算加减法,成了家里的“小会计”:“我现在能帮爸爸算账了!”
“送教的路很长很苦,但看到孩子从躲着我到主动靠近,从不会走路到拄着拐杖前行,从不会数数到能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那种喜悦能抵消所有奔波。”庄旭的坚守,不仅温暖了孩子,也成了同事们心中的榜样。
“庄老师对学生特别有耐心,说话总是温温柔柔的,凡事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她就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同事何家乐说。
8年来,庄旭和她的团队累计送教7000多课时,服务81名适龄残疾学生,行程超7万公里。这份付出也让她收获了湖北省特教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奖、湖北省第八届和第九届特教学生艺术汇演辅导奖等荣誉。
“庄旭是我们保康特校的优秀代表,这份荣誉是对全体特教老师的肯定。我们会以她为榜样,用心守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加荣说。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庄旭用8年时光,以最朴素的认真与付出,为山区“折翼天使”点亮希望,书写着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未来我还会守在这里,认真上好每节课,用心对待每个孩子,让他们学得轻松、过得自在。也希望社会能多理解、多支持这些孩子,让每个生命都被尊重、被接纳。”庄旭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杨韬 向宗涛 陈吉军)
作者:程墨 杨韬 向宗涛 陈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