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讨厌写作文”到“爱上表达”,我带孩子做了这3件事,效果立竿见影
发布时间:2025-09-09 06:35:00 浏览量:1
孩子讨厌写作文,这可愁坏了不少家长。其实,只要找对方法,就能让孩子从讨厌写作文转变为爱上表达。今天就来分享我带孩子做的三件事,效果立竿见影。
一、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我在家里打造了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既有有趣的故事书,也有富含知识的科普读物。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坐在阅读角,各自捧着一本书,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刚开始,孩子可能只是敷衍地翻几页,但慢慢地,他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吸引,阅读时间也越来越长。
除了在家营造氛围,我还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和书店。在图书馆里,他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激发他探索知识的欲望。在书店,他可以亲自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那种成就感会让他更愿意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孩子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表达方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亲子对话
日常的亲子对话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绝佳机会。我会有意地和孩子谈论各种话题,从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到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再到对某个动画片角色的看法。在对话中,我鼓励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都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当孩子表达不清晰时,我不会着急打断他,而是耐心引导他把话说完整。比如,孩子说“今天学校好玩”,我会问“怎么好玩呀?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孩子逐渐学会了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在对话过程中,我还会适时地加入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习和吸收。
三、鼓励参加活动
我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刚开始,孩子很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每次参加活动都紧张得不行。但我告诉他,勇敢尝试就是胜利,哪怕说错了也没关系。
为了帮助孩子准备比赛,我们一起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与观众互动。每次比赛结束后,我都会和他一起总结经验,表扬他的进步之处,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慢慢地,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表达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营造阅读氛围、开展亲子对话和鼓励参加活动这三件事,孩子真的从讨厌写作文变成了爱上表达。现在,他写作文时不再觉得头疼,而是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文章也越来越生动有趣。看着孩子的变化,我深知,只要用心引导,每个孩子都能在表达的道路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