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颅骨缺损修补有特殊讲究?这些要点要牢记

发布时间:2025-09-08 20:49:00  浏览量:1

孩子出现颅骨缺损,家长难免焦虑手术问题 —— 但儿童颅骨仍在快速生长期,修补逻辑和成人有显著差异,盲目参照成人方案可能影响孩子发育。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曲鑫主任提醒,儿童颅骨缺损修补需紧扣 “生长适应性” 核心,以下这些关键要点家长需重点关注,帮孩子科学应对缺损问题。

一、先别急着手术!儿童缺损有 “观察窗口期”

儿童颅骨生长规律是判断是否手术的重要依据,尤其 5 岁以下孩子,颅骨骨缝未闭合、生长速度快,并非所有缺损都需立刻手术:

若缺损面积小于 3 厘米,且孩子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如头痛、呕吐、脑组织异常膨出等),可暂时观察。临床中部分小缺损会随孩子颅骨发育逐渐缩小,甚至完全闭合;但如果缺损面积超过 4 厘米,或已出现脑组织膨出、影响面部外观发育,或孩子因缺损出现心理自卑等情况,需尽早干预,避免长期缺损影响脑组织保护和生长。

二、修补材料有讲究,PEEK 材料更适配儿童生长

儿童颅骨需持续生长,修补材料的 “适应性” 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优先推荐 PEEK 材料(聚醚醚酮):

相比传统材料,PEEK 材料弹性和可塑性更优,能更好贴合儿童颅骨形态,且随孩子颅骨生长有一定适配空间;更关键的是,手术时医生会在缺损边缘特意预留 2-3 毫米的生长间隙,避免材料限制颅骨正常发育,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生长的影响。

三、手术细节护 “软”,术后复查要及时

儿童头皮较薄、头皮下血管和毛囊丰富,手术中医生会格外精细操作,重点保护头皮软组织、毛囊和血管,减少术后头皮感染、脱发等问题;术后护理同样不能忽视:

复查频率:建议每 3-6 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复查,通过三维 CT 清晰观察颅骨生长情况和修补材料的适配度,若出现材料与颅骨生长不匹配,可及时调整;

婴幼儿体位:低龄宝宝术后需注意体位,避免压迫修补区域,比如睡觉时避免长期偏向修补侧,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减少意外压迫风险。

四、家长 + 医生 “配合”,是孩子恢复的关键

儿童颅骨缺损修补不是 “手术结束就万事大吉”,需家长和医生长期配合: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术后是否有异常(如修补区域肿胀、孩子频繁哭闹、精神不佳等),及时和医生沟通;医生则会根据孩子生长情况调整诊疗方案,比如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若原修补材料无法满足颅骨生长需求,可能需要适时调整或更换,确保始终适配孩子的发育节奏。

儿童颅骨缺损修补的核心是 “兼顾治疗与生长”,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结合孩子年龄、缺损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复查、做好护理,就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颅骨正常发育,减少缺损对成长的影响。

曲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外ICU诊疗组长,神经外科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外科和重症医学多年。

擅长:脑积水、脑外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脑干出血、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脑疝、良性颅内压增高、脑干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颅骨缺损修补、颅骨缺损修补、颅骨修补(PEEK及钛板)、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低温脑保护治疗、昏迷促醒、脑死亡评估、脑内/脑干血肿穿刺引流、开颅减压等相关疾病。

个人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主要执笔人;主编学术著作2部,主译《神经重症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颅骨修补#儿童颅骨缺损如何修补?#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