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你不想知道萌娃咋理解父母之间爱会互相伤害?
发布时间:2025-09-08 08:42:03 浏览量:1
前阵子,有个7岁的女孩被父母带来咨询。她父母满脸焦急,说孩子突然开始绝食,怎么劝都不肯吃饭。在和女孩单独交流中得知,她父母最近经常争吵,每次吵完家里气氛都压抑。小女孩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让父母吵架,想用绝食惩罚自己,希望父母和好。看着她那满是自责的小脸,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意识到孩子对父母间爱会互相伤害的理解和大人不同。
孩子小时候思维具体形象,就像搭积木,只能理解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对于父母复杂的感情和争吵,他们没办法像大人一样分析原因。所以父母争吵时,孩子常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调皮或没考好,才让父母不高兴。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大人矛盾的复杂性,和自己并无直接关系。
了解了孩子这种思维模式后,我们再看看控制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情感需求之间的冲突。在和很多家庭接触中,我发现这种冲突还挺明显的。
首先,控制型父母喜欢替孩子做决定。他们觉得是为孩子好,就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穿衣,大到报兴趣班。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父母这样做让孩子没了选择权,会变得压抑,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
其次,控制型父母习惯用物质补偿孩子。因工作忙等原因忽略孩子时,就给孩子买玩具、零食。他们以为这样孩子会开心,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关心。物质填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空虚,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如那些东西重要,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最后,控制型父母对孩子期望高。希望孩子各方面都优秀,达不到要求就批评指责。孩子压力大,总担心做不好让父母失望,会变得不自信,甚至讨厌自己。
既然发现了这些问题,那该怎么改善亲子关系呢?我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总结了一些亲子对话改造方案。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年龄小,注意力难集中。吃早餐时,花几分钟问问孩子想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孩子回答后,认真听着并重复,比如“你想穿蓝色衣服,还想吃面包,对不对”,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开始对学校生活有很多想法。每天放学后,花10分钟听孩子讲学校趣事。孩子讲完,把他的感受说出来,比如“你和小朋友做游戏很开心,对不对”,让孩子觉得你能理解他。
小学中年级的孩子,自尊心变强。辅导作业时,别一味批评错题。先问问孩子想法,再一起讨论正确方法,比如“你这样想很有想法,再看看这样做是不是更好”,让孩子感受尊重。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周末和孩子散步时,聊聊彼此的梦想。孩子说完,表达支持,比如“你的梦想很伟大,我相信你能实现”,让孩子觉得你是朋友。
通过这些对话方式的改变,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希望每个家庭都更幸福,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