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训练沟通萌娃攻略:真的很费时间吗?
发布时间:2025-09-07 11:13:14 浏览量:1
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只想瘫倒在沙发上,可孩子却状况不断。辅导作业时,他不是走神就是答错,吃饭也磨磨蹭蹭,感觉一整天的耐心都在这一刻耗尽。我忙了工作又忙孩子,时间就像被挤干的海绵,没有一点多余的。在这样的生活里,我接触到了P.E.T.训练,心里一直犯嘀咕,用它和孩子沟通会不会特别费时间呢?
经过自己实践,还有这么多年在亲子教育里积累的经验,我发现P.E.T.训练属于那种“前期花点时间,后期持续受益”的类型。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真得刻意去练习,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得小心翼翼,慢慢找平衡。不过一旦掌握了核心技巧,和孩子沟通就会变得轻松很多,效率也大大提高。我自己试过,每天花十几分钟专心和孩子交流,比一整天唠叨个不停有用多了。而且用“积极倾听”和“我信息”表达法,能避免很多亲子间的冲突。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当然,方法也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说到P.E.T.训练,里面的内容不少,但有些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巧,有些可以之后再学。就像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好。“问题归属原则”和“冲突解决六步法”就是这个地基,掌握了它们,能少走很多弯路。“问题归属原则”能让我们清楚什么时候是孩子有问题,需要我们倾听;什么时候是我们自己有情绪,要和孩子表达。比如孩子在学校和小伙伴闹别扭,回来不开心,这就是孩子的问题,我们用积极倾听让他把心里的委屈倒出来。要是孩子晚上不睡觉,影响我们第二天上班,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得用“我信息”表达法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和需求。而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像更复杂的沟通策略,可以等掌握核心技巧后再学。
那怎么才能更快掌握P.E.T.训练呢?我有几个实用的方法。首先,每天晚上睡觉前,花点时间回想一下当天和孩子沟通的场景,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改进。比如今天孩子不想上学,我用积极倾听让他说出了原因,这就做得不错;但有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唠叨,这就得注意。其次,可以参加一些亲子教育的社群,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看看别人是怎么运用P.E.T.训练的,能学到不少新方法。最后,就是要多在生活中实践,别害怕犯错,每一次和孩子沟通都是一次练习的机会。
坚持用P.E.T.训练和孩子沟通一年后,我发现家庭氛围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孩子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现在会主动和我分享学校里的点点滴滴。亲子间的冲突也少了很多,遇到问题能心平气和地解决。我和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了,家里充满了温馨。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每周训练计划表。每周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和练习P.E.T.训练,可以把这一个小时分成几个小块。比如周一学“问题归属原则”,周二实践“积极倾听”,周三复盘这两天的沟通情况。这样一点点学,一点点练,相信大家都能掌握P.E.T.训练,和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
不过,在学习P.E.T.训练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要注意。比如生搬硬套技巧,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还有过度共情,孩子一有情绪,自己就完全被带进去,失去了判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调整。总之,P.E.T.训练前期虽然要花点时间,但长期来看,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