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家三口的40㎡小家:40年老破小变2室2厅,要二胎也够住
发布时间:2025-09-08 19:55:21 浏览量:1
在香港买房子向来是道难解的一道题,那些动辄四五十年的老楼,户型逼仄,面积局促,但凡能有个三十平方米就算不错了。
可就算是这样,价格还高的离谱,但对于Emily一家而言,他们选择迎难而上,把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0年Emily和她的先生带着儿子,在中西区买下了一套楼龄高达40年,面积仅有40平方米的小公寓。
对于一家三口来说,这空间确实不是很大,而且这对夫妻还有想要二胎的想法,面对这个老破小,他们没有选择将就,而是请来了设计师,让这个家焕然一新。
仅仅几个月时间改造就完成了,这间曾经拥挤的小屋,硬生生打造出了两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完整格局,甚至连未来的二胎计划也提前考虑周全。
这个40平方米的小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极致。
一进门,玄关和餐厅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入门处的方正区域。
儿童房单独一间面积不小,且预留了上下铺,为二胎做了充分准备。
厨房和卫生间分别位于客厅旁和主卧门口对面,虽然不算宽敞,但自带窗户,保证了明厨明卫的舒适性。
整个布局环环相扣,几乎没有死角。
推开家门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超出预期的宽敞感,秘诀在于玄关和餐厅的融合。
一条笔直的过道从入口延伸至最深处的儿童房,这种视觉上的拉伸感,让小家显得通透许多。
玄关的功能都被集中在这组顶天立地的柜子上。
底部悬空设计,方便换鞋和放置鞋袜。
家庭杂物也能妥善收纳,把垂直空间利用得相当完美。
客厅面积再小,也因为紧挨着一扇大窗户而显得格外亮堂。
充足的自然光线让整个空间充满活力,好到白天有时都需要半拉窗帘。
客厅的布置非常简约紧凑,胡桃木色的电视柜小巧精致。
专门用来放置机顶盒,路由器等设备,旁边还预留了空气净化器的位置。
沙发用一张贵妃榻代替,轻便不占地。
旁边的小凳子权当茶几,满足日常需求。
墙面用纯色乳胶漆涂刷,看起来干净素雅。
整个屋子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莫过于主卧室和客厅的连接方式。
电视墙本身就是主卧的玻璃内窗。
这么做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主卧增加采光,让小卧室告别昏暗。
卧室内部没有传统床架,而是做成了一体式地台。
这样不仅风格统一,关键是床头和衣柜,床头柜都能无缝衔接。
地台内部甚至台阶里,都暗藏着一个个收纳柜。
推开儿童房的门,L形的转角长窗让房间采光绝佳。
房间最大的亮点是那组定制的上下铺。
上铺是儿子现在的睡床,四周有封闭式木格栅护栏。
下铺预留给未来的二胎,现在它下方是个带滑轮的柜子,可以随意移动。
厨房门框是酷酷的黑色,它所在的整面墙延伸到卫生间门口,都大胆涂刷了蓝色油漆。
厨房内部呈L形布局,空间利用非常高效。
白色橱柜干净整洁,嵌入了电磁炉和水槽。
吊柜和底柜搭配,连洗衣机也藏了起来。
卫生间面积虽小,但做到了干湿分离。
马桶后面的窄窗能辅助通风,避免潮湿。
中间小巧的洗手台,满足日常洗漱功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省空间,设计师在这里定制了L形卡座。
卡座和墙面严丝合缝地贴合在一起,丝毫没有浪费转角。
平时一家三口用餐,卡座加上可折叠的餐桌就足够。
如果未来有了二胎或是有朋友来访,餐桌就能完全展开。
而且别小看这些卡座,它们的下方都藏着收纳柜。
这套房子的改造真的是完美诠释了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巧妙设计实现功能最大化,虽然装修费花了不少,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蛮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