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全区74个县(市、区)全部开通“1233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
发布时间:2025-09-08 19:14:51 浏览量:1
农牧民妇女手工编织实用技能培训现场(资料图)。图由拉萨市妇联提供
9月5日,我区召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也取得积极成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受教育权利全面保障,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妇女群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进一步彰显,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在各行各业绽放巾帼风采。记者 娄梦琳
卫生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两癌”筛查累计完成50万余人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我区常住人口总数370万人,其中妇女175万人、占47.3%;儿童(0—14岁)88万人、占23.8%,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意义重大。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在出台法律规章、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儿童的特殊利益,有力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妇女儿童卫生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7231个,医院199所。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34.94/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4.3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34%,全区妇女“两癌”筛查累计完成50万余人次,适龄女生HPV疫苗首针接种8.8万人,接种率91.96%。全区累计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30万余人次。全区拥有托育服务机构(含幼儿园托班)64家,提供托位333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1个,西藏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5岁。
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6%
在妇女儿童受教育方面,我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区各级各类学校3618所,在校学生96.99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6%,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各级各类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均衡程度不断提高,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同时,西藏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显著提高,全区干部队伍中女性占48.51%;我区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39.29%、28%和29.62%;出席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十二届自治区人大代表和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32.43%、30.6%和28.6%;村(社区)“两委”班子100%有女性成员,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入“两委”班子。
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培养妇女人民调解员3000多人
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我区源头维权机制更加健全,建立自治区级法律援助站4家、巾帼心理咨询站2个、培养妇女人民调解员3000多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81个,建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岗”696个、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31个,建立自治区级妇女议事会示范村8个、成立妇女议事会村805个、开展妇女议事活动2000余场次。同时,全区74个县(市、区)全部开通“1233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网络基本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0.2%,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占44.5%,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达89.3%。目前,我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不断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的地位显著提升,在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突发性重大工作中贡献“她力量”。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女高校毕业生、农牧区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等群体就业创业培训和援助力度,妇女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自治区妇联党组成员李国英表示,我区不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和儿童“接班人”作用,按照2025年自治区政府妇儿工委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做好我区“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和“十五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迎接明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做好准备,确保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部署、同规划、同发展,引领广大妇女彰显巾帼风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