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白露时节一起探索儿童自然的健康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07 08:02:00 浏览量:1
秋意渐浓,草尖凝露,白露节气翩然而至。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7-9日之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作为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此时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脾胃功能也面临挑战。如何科学养护孩子健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标志着暑热终结,寒气始生,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
《黄帝内经》指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白露正值秋季,五行属金,对应人体肺脏。肺为“相傅之官”,在人体中担当重要角色。肺喜润而恶燥,因此“防秋燥”是这个节气儿童保健的关键。
除了清燥润肺,还有个保健重点是避免受凉。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到了白露这个节气就不要再给孩子穿短袖短裤了,换上轻薄的长衣长裤,早晚出门最好再带件小外套,以防着凉。
应注意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秋季腹泻,表现为呕吐、腹泻,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那么,如何调整饮食呢?
1.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纤维食物,以防加重腹泻。
2.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减轻肠胃负担。若患儿呕吐严重,可暂停进食(不禁水),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
3.需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让患儿服用口服补液盐散(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4.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等,若出现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5.需注意隔离与个人卫生。秋季腹泻具有传染性,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家长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护理患儿时注意个人卫生。
1.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起到止泻作用。请注意按照说明书使用,需空腹服用。
2.微生物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生长,从而缓解腹泻症状。需注意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1.龙眼肉: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与用量】9~15g。
【药理作用】 本品可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减少低温下死亡率。此外,本品还有抗应激、抗焦虑、抗菌、抗衰老等作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及有停饮、痰、火者忌服。
内热体质:如果儿童本身属于内热体质,表现为容易上火、口干舌燥、便秘、小便黄等症状,应谨慎食用龙眼肉,以免加重内热症状。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儿童常表现为体型偏胖、舌苔厚腻、口中黏腻、食欲不振等,过多食用龙眼肉可能会加重痰湿,不利于身体健康。
感冒发热期间:此时儿童身体处于正邪相争的状态,食用龙眼肉这类温补食物可能会使邪气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加重病情。
咳嗽有痰时:龙眼肉的滋腻之性可能会使痰液增多,不利于咳嗽的恢复。
2.莲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药理作用】莲子多糖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等作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使用注意】
虚寒体质:莲子有一定的寒性,虚寒体质的儿童本身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大便溏稀等症状,过多食用莲子可能会使虚寒症状加重。
痰湿体质:痰湿重的儿童表现为舌苔厚腻、口中黏腻、食欲不振等,莲子质地较滋腻,食用过多可能会加重痰湿,不利于症状缓解。
莲子质地较硬,儿童食用时应将莲子煮熟煮烂,可以将莲子熬成莲子粥、莲子羹等,这样既易于消化,又能发挥莲子的功效。
莲子心味苦、性寒,有清心火的作用,但对于儿童来说,莲子心的寒性可能较强,一般建议去除莲子心后给儿童食用。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如果儿童正在服用中药,应咨询医生能否同时食用莲子,因为莲子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白露时节,养护儿童的肺脾之气至关重要,应着重滋养肺阴、强健脾气。
秋季儿童最易感受风寒之邪与燥邪,因此要守护住两个“门户”:一个门户就是在头颈部、后头背部及腹部是寒邪最易入侵的部位。天气转凉时,家长需及时为孩子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尤其是这些关键区域。还有一个门户就是鼻腔与咽喉是风热邪气和燥邪入侵的主要通道。应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鼻咽部湿润,有效减少燥邪和风热之邪对孩子的侵袭。
白露后天气渐凉,但暑湿之气仍未完全消散,不少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的情况。饮食调理应把握两大原则:
1.润肺防秋燥:宜多食用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西红柿、银耳、莲子、百合、莲藕等。
2.健脾祛湿邪:宜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板栗、小米、芡实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禁忌:尽量少吃辛辣刺激,还有烧烤类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镇饮料、瓜果等)。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建立并保持科学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对促进其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在保证每日必需营养摄入的基础上,须配合充足且规律的运动: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户外活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户外运动;久坐45分钟后应起身活动,每天视屏时间按照年龄适当调整,需保持充足睡眠。特别注意的是,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进行3~4次、每次20~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跳绳、球类运动等),家长以身作则参与,注意运动安全。
1.百合莲子粥。
【配方】百合、莲子、大米。
【做法】煲粥。
【功效】百合润肺养心安神,莲子(去心)健脾益气,这两个放在一起煲粥,可以起到健脾润肺的作用。
2.陈皮柠檬茶。
【配方】陈皮、柠檬,少许蜂蜜。
【做法】加水煮,代茶饮。
【功效】温中理气,润燥生津。
重要提示:所有药膳及饮食建议均需结合个体差异灵活调整。
药膳不能代替药物。若孩子出现持续不适,请及时就医辨证施治。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这个白露时节,让我们运用中医智慧,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秋天,迎接充满生机的来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