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6年电商,最近发现这几个“不起眼”的冷门赛道,感觉还行
发布时间:2025-07-10 16:59:00 浏览量:2
电商卷到没边了,99%的普通人都在“陪跑”
我做电商已经第6年了。
刚开始做的时候,是靠淘宝卖一些饰品,利润虽然不高,但胜在竞争没那么激烈,一天出几十单还算轻松。
后来短视频起来,我又做了一段时间抖音橱窗、拼多多百亿补贴的跟卖,也做了无货源模式、选品系统,甚至还玩过AI写标题、批量养号……
到今天,我几乎把能尝试的玩法都试过了。
但问题是:
成本越来越高,平台抽佣高、广告费贵;用户越来越理性,转化越来越难;内卷越来越狠,同行一天能亏几百块抢一条视频流量;新人没有投流预算,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更现实的是,大多数人拼死拼活,一年可能赚不过一个做冷门行业的人。
2023年中,我开始转型,彻底离开平台电商,把目光放到另一个方向:
那些没那么卷、看起来“土”但赚钱稳定的“线下类、服务类、区域型”生意上。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电商已经红海,但还有一些朝阳行业,普通人照样可以靠它们逆袭。
真实经历:我朋友转行做宠物托管,月净赚2万,还没人卷
我有个朋友,原来跟我一样做电商无货源的。
后来平台封号、选品死掉、流量买不起,他差点直接放弃创业。
直到有一次,他在社交平台刷到有人抱怨:
“出差一周,猫没人照顾,不敢放宠物店寄养,太吵,太脏,猫回来后都抑郁了。”
他灵机一动,试着发了条朋友圈:
“自家民房空着,安静干净,有猫经验,可代养,限1~2只,按天收费。”
就这样,第一只猫来了。
一晚收80元,一周下来560元,他只需要提供干净环境、喂水喂饭、偶尔撸一撸,还附送拍照日记。
后来他干脆改造了一间房,把猫笼换成猫窝,设计“半自由式托管”,还推出“情侣出游猫陪护套餐”,一天120元照样有人抢。
不到半年,他靠**“一间房+细致服务+社群运营”,做出了月净利润2万元**的宠物托管生意。
最关键的是——没什么同行跟他抢,基本处于“供不应求”。
他说了一句话我记到现在:
“越是被主流忽视的行业,反而越有空间。大家都在挤天猫、拼多多,线下小区周边几万只猫没人照顾。”
电商卷,平台卷,但这4类“朝阳行业”正在悄悄暴富
我调研过不下50个小生意、20个细分行业,总结出4类“相对不卷、刚需稳定、可以长期做”的朝阳方向。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复购强
✅ 行业门槛低
✅ 对手少
✅ 用户信任慢但忠诚度高
据统计,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80后、90后、Z世代人群宠物年支出超6000元/只。
除了宠物托管,还有以下这些冷门细分:
上门宠物洗澡(一次80~200元)宠物手工零食制作(猫冻干鸡胸肉、狗饼干)宠物摄影(一次拍摄套餐399元起)宠物简易殡葬服务(部分城市暴利,单价高达800~3000元)电商卖宠物粮食确实卷,但线下服务类宠物项目,因为信任门槛高、供给不足,反而空白巨大。
我有个网友,在山东临沂老家,靠做“上门代办医院陪护”赚了第一桶金。
操作很简单:
有些老年人要去医院看病,但子女在外地;他帮忙预约挂号、陪看病、买药,收服务费;通过社区、微信朋友圈、门口贴纸推广,每月能服务20~30个客户。他后来还接触了“老年文娱活动策划”、“老人旅行陪护团”,几乎没有竞争。
你以为这个赛道冷门?
错了,它是未来20年最确定增长的需求方向。
他灵感一来,就开了个“电动三轮车+雨棚定制加工点”,半年赚了十几万。
这些服务不是“黑科技”,但它满足了一个现实问题:
小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微升级”的生活质量,但大平台根本顾不上他们。
电动滑板车换电池服务居家防盗窗+隐形纱窗一体设计农村自建房设计咨询(只靠视频接单)墓碑定制+AI修图+电子祭扫平台接入情绪价值这几年被热炒,但真正能落地、形成稳定收入的,往往是“小服务”。
比如:
陪聊陪伴服务(按小时计费,走熟人/社群渠道);写信服务(用户讲故事,你帮写一封“情绪书信”);情感定制语音/视频(拍祝福、哄孩子、模仿AI音等);情绪日记整理(用户发碎片语音,你整理为文稿);这些服务对技能要求不高,难的是“共情力+持续服务”。
但它的优点是:高复购、低成本、极容易形成粘性私域。
为什么这些行业“不卷但挣钱”?
总结起来,这些行业有几个共同点:
特点解释门槛低不需要高学历、技术,只要手脚勤快、脑子灵活区域性强不依赖平台流量,更依赖社交关系和地推能力忽视度高主流媒体和大佬不关注,反而给普通人留下空间可复购宠物、老人、情绪,都是持续性服务,不是一次性交易可系统化从单人干,到招人复制、区域扩张,容易复制放大你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低卷高利”赛道?
如果你正在被“电商太卷”搞得焦头烂额,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重新寻找出路:
你是否有这些条件?
身边很多宝妈 → 婴幼服务、玩具租赁、儿童摄影住的小区宠物多 → 宠物洗护、代遛、托管有教育背景 → 高情商陪练、家长沟通课、小众陪读营别想着跳进陌生领域,你观察得越深入,机会越多。
很多不起眼的项目,其实利润吓人:
上门厨房收纳整理(一次收费300~600元);清理家中宠物尿味(一次收费300元);垃圾房除臭服务(小区签年单);墓地代扫+鲜花代送(节日前后爆单);很多人嫌累、嫌脏,但就是因为这样,竞争者少、利润反而高。
你可以问自己:
有哪些需求,是拼多多、淘宝满足不了的?有哪些人群,不习惯线上搜索,只靠线下口碑?有哪些服务,看起来不赚钱,但复购率奇高?比如:定制“父母相册视频”、代写家谱、帮外地人录家乡视频……
这些都属于“平台顾不上、年轻人又有情绪价值”的生意。
写在最后:卷是常态,找到边缘机会的人,才是赢家
电商平台之所以卷,是因为它标准化了、透明化了、资本化了。
但社会上的真实需求,远远比你在APP上看到的要丰富。
只不过,大多数人只盯着“屏幕里”的世界,却忘了脚下的生活也在呼唤生意机会。
有人一边做直播亏钱买流量,有人悄悄开个宠物托管店一天赚1000;
有人抢爆品抢到凌晨两点,有人靠整理收纳和陪读服务做到月入2万;
不要盲从风口,更不要一味追逐“技术门槛高”的项目。
真正适合普通人的机会,就藏在人性底层+区域细分+情绪连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