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儿童餐,正成为必选项!
发布时间:2025-09-06 23:11:11 浏览量:2
2025 年的中国餐饮市场,儿童餐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集体发力浪潮。
当海底捞深圳龙华 HI 乐园以 “200㎡亲子空间 + 边吃边云看娃” 服务成为家庭消费新地标,当九毛九将门店升级为儿童体验店、推出 29-39 元亲民儿童餐,当西贝以 “5 个不添加” 承诺重构儿童餐健康标准,再加上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巨头的持续迭代......
不难发现,儿童餐早已不是餐企可有可无的“引流附属品”,而是跃升为撬动家庭消费、构建品牌护城河的 “战略核心品”。
01■
2025年餐企集体
再次加码儿童餐
近期,海底捞在其社区店模式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其新推出的“亲子餐厅”业态也成功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今年7月,海底捞位于深圳龙华大城的HI乐园正式开业,以“一吃海底捞,带娃没烦恼”为核心主张,迅速成为深圳家庭消费群体的热门选择。
这家占地200多平米的亲子空间,针对0-8岁儿童的不同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包括海洋球池、趣味沙地、涂鸦墙、巨型积木和阅读墙在内的多种玩乐区域,集运动、益智、互动功能于一体。
安全细节考虑周到:所有设施均采用软包处理,定期严格消毒,并配备2-3名具有育儿经验、持有专业医疗救援资质的服务人员,全程引导互动,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为解决家长“带娃吃饭易分心”的痛点,HI乐园推出了“边吃边云看娃”服务——餐桌配备平板设备,实时查看孩子在乐园内的动态。
更显用心的是,店内还定期组织手工风铃制作、水果捞DIY、科学小实验等创意活动,并安排巡场舞蹈、魔术和变脸表演,极大延长了家庭的停留时间。
在收费模式上,顾客单桌消费满99元可免费入场;若无消费,则可用349捞币兑换一次入场资格。
同样在今年发力儿童餐饮赛道的,还有知名餐饮品牌九毛九。其旗下九毛九西北菜于3月将广州奥园广场门店升级为儿童体验店。
产品方面,推出了8款专为儿童设计的套餐,如汁番茄串串儿童餐、番茄牛牛烩饭儿童餐、三色肥牛拌饭儿童餐等。
每份儿童餐还附赠迷你糖葫芦,以及奶油南瓜头或酸奶二选一,堪称“精致版的小孩专属大人菜”。
价格定位在大众接受的29-39元区间,相当于人均最低消费29元即可享受一套儿童餐。
服务方面,除提供儿童餐桌椅、围兜、一次性手套等基础硬件外,还增设了番茄主题生日派对、定制人物兑换扭蛋币等趣味活动,增强互动体验。
而自2017年起就持续深耕儿童餐的西贝,更于6月再度升级其儿童餐产品,突出“专业性”与“健康化”。
西贝首次公开承诺儿童餐食材选择遵循“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三大原则,并坚决做到“5不添加”——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所有产品均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
被视为“儿童餐鼻祖”的洋快餐巨头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在不断加码儿童市场。2025年初,肯德基推出了包括纳什维尔热辣薯条碗、奶酪通心粉碗等新套餐系列;麦当劳则宣布,到2025年底,全球所有开心乐园餐玩具将采用可再生和回收材料制作,践行环保理念。
在这些餐饮巨头的引领下,不少咖啡店也开始瞄准亲子家庭客群,通过构建兼具互动与休闲的场景切入市场。
例如今年兴起的“挖掘机主题咖啡店”,其共同特点是在店内设置一个超大型沙池,池中摆满迷你挖掘机、遥控工程车等玩具,并按工地场景1:1还原,吸引了大量带孩子体验的家庭。
为增强黏性,这类主题咖啡店还依据游戏难度开发了多款原创游戏。例如“沙挖滴咖”就将挖掘体验分为救援、接力、资源争夺、爆破专场、星际矿场等不同剧情类别,既支持亲子协作,也适合孩子独立挑战。目前,该模式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已积累数万篇种草笔记,热度颇高。
此外,市场上还涌现出不少直接主打亲子概念的咖啡店。如湖南的“抱抱咖啡馆”,店内布满可爱卡通装饰,专设儿童阅读角与书吧,并定期举办亲子咖啡制作、烘焙课、读书会、DIY手工等活动,成功吸引大量家庭用户频繁到访。
在众多品牌的共同深耕下,2025年的中国儿童餐市场格局已初步显现,并形成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是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凭借其全球供应链优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儿童市场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阵营则以西贝、海底捞、九毛九等国内连锁品牌为代表。它们深耕本土市场,更理解中国儿童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善于融合中华饮食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快速崛起。
第三阵营由各类特色主题餐厅及小众亲子餐厅构成,它们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服务体验,在细分市场中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各方推动下,2025年中国儿童餐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5万亿元,其中3-12岁儿童群体成为最核心的消费人群。
02■
“儿童餐不是引流款”
这已成为餐饮行业的共同判断。
“儿童餐不是引流款”——这一点已是行业共识。
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说得更直接:儿童餐不是用来吸引孩子的“引流品”,而是打开家庭消费的“钥匙”;
海底捞儿童餐负责人也注意到,“给孩子点一份套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固定动作”。
后火锅直接推出免费宝宝餐,熊喵来了则喊出要“做餐饮界的迪士尼”。
餐企纷纷发力儿童餐,背后究竟有何缘由?
1、一方面,基数庞大的儿童人口为儿童餐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客源基础。
截至2023年,中国3-12岁儿童人口约1.59亿,规模可观。而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双职工家庭越来越普遍,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时间被不断压缩,外出就餐逐渐成了很多家庭共享时光的重要场景。
《2022儿童在外就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指出,父母没时间、不爱做饭、不会做饭,以及社交聚会增多,都让儿童外出就餐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此背景下,家庭消费重心也逐渐向儿童倾斜。据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数据,我国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50%,孩子每年的平均花销在1.7万至2.55万元。
这也意味着,儿童餐不再只是一顿饭的事——它正在成为维系家庭情感、提升消费黏性的长期战略型产品。正如业内常说:“做儿童餐,不是靠‘拉孩子’,而是靠‘让孩子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让整个家庭反复选择你。”
2、另一方面,儿童餐也成为餐企打造差异化优势的一张王牌。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红海中,儿童餐成了品牌凸显个性、构建护城河的关键。西贝副总裁宋宣直言:“儿童餐是西贝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护城河。”这点其数据可以佐证。
如西贝餐饮集团已获得"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 认证,累计卖出超 4000 万份专业儿童餐,服务家庭顾客超 2 亿人次。
3、然后,儿童餐能帮助餐企建立“长期用户粘性”。
孩子在餐厅的美好体验(如吃儿童餐、玩玩具、参加亲子活动)会成为其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其未来的消费选择。
例如,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让一代又一代消费者对其产生情感依赖,即使长大成人,仍会因为“童年回忆”选择麦当劳。
此外,通过儿童餐收集的用户数据,餐企能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4、除此之外,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码。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儿童营养改善与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特别指出要加强儿童等特殊群体消费品供给,重点提升安全性、功能适用性与使用便利性。
在政策指引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儿童餐赛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儿童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03■
儿童餐行业
进入深耕细作与专业化发展阶段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家庭对儿童餐的要求从“吃饱” 升级为 “吃好”“吃科学”。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农业儿童合理膳食产业研究 IP 数据显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儿童营养状况、均衡膳食等问题受到更多关注,家庭与社会不再仅满足于儿童 “吃饱”,更追求 “吃好” 与 “吃科学”。
健康与安全需求提升:家长对儿童食品的安全性、健康性要求显著提高,同时对有机、天然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支付意愿增强:家长对儿童餐的支付意愿随之提升,部分消费者表示,点儿童餐时若看到“有机面”“高原蔬菜” 等标识,即便价格高出 10 元也愿意购买。
这一需求变化推动儿童餐从过去的“成本控制导向” 转向 “品质与健康导向”,也对餐饮品牌布局儿童餐业务提出更高标准,促使 2025 年儿童餐行业进入深耕细作与专业化发展阶段。
1,营养升级:瞄准“科学吃”,做足“透明功”
其一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路健康管控。加工工艺方面,越来越多的儿童餐品牌开始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煎炸,降低油脂与盐的用量。
如探鱼作为专注于川渝风味烤鱼的品牌,推出了含虾仁、水蒸蛋、西兰花、米饭的儿童套餐,为儿童提供健康、均衡的餐食选择。禄鼎记则推出了 "儿童牌" 少油、不辣的酸菜鱼,满足儿童对酸菜鱼口味的喜爱,同时避免辣味刺激。
如西贝就承诺 "5 个不添加",即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防腐剂。
许多亲子餐厅会与营养师合作,设计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餐单,并严格控制盐分、糖分和脂肪的摄入。
其二、公开承诺与第三方检测打造“透明信任”。例如 “9 毛 9” 品牌在其小程序中设置了 “儿童餐营养揭秘” 入口,对主要食材的营养成分进行科普。
以番茄虾套餐为例,其会对虾的营养价值及可能引发的过敏特性予以提醒,让家长能清晰了解孩子食用该食物的营养构成与潜在风险。
西贝为彰显决心,直接以文字方式将“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的卖点,写在了门店各处角落,
其三、营养信息透明化,让家长安心点餐。如西贝专业儿童餐研发总监张瑞青介绍:"我们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承诺儿童餐不添加味精、鸡精、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让家长们充分放心。"
2、趣味强化:打造“快乐餐”,解决“吃饭难”
要让孩子喜欢吃、主动吃,餐企在趣味性上花了不少心思。
一方面视觉吸引,用色彩和造型抓住眼球。
如西贝的儿童餐采用7种不同颜色的食材搭配比如红色的番茄、绿色的西兰花、黄色的玉米、橙色的胡萝卜,每道菜都像“小彩虹”一样亮眼,孩子一眼就会被吸引;
有餐厅的“彩虹米饭拼盘”,用天然食材(紫甘蓝、菠菜、胡萝卜)染成红、黄、紫、绿、蓝等颜色,拼成“彩虹”形状,孩子看到就喊“妈妈,我要吃这个”;
还有以熊喵来了为例,将餐具设计成动物爪子的模样,内里搭配薯条、鸡米花、小西红柿、猫爪糕等孩子喜爱的食物
另一方面趣味互动,附赠礼物和创意菜单增加乐趣。
如捞王锅物料理做的更细致,会为小朋友提供画纸、彩笔和趣味盲盒,让他们边画边玩;
西贝将儿童菜单做成识字绘本,封面写着“吃完一道菜宝贝就认识1-4种食材”,每道菜名配有拼音,还搭配“莜面宝宝”“南瓜精灵”等卡通插画;
3、亲子互动:营造“欢聚场”,提升“家庭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带娃外出就餐对家长而言往往是一项"挑战"。
如何既满足孩子的饮食需求,又能让家长获得片刻放松?多家餐饮企业通过创新服务给出了答案,其中海底捞和西贝的实践尤为值得借鉴。
① “不费妈”服务:让家长轻松用餐"。针对家长"带娃吃饭累"的核心诉求,头部餐企推出"不费妈"解决方案。
海底捞HI乐园的"边吃边云看娃"服务颇具代表性——餐桌配备平板设备实时查看孩子在乐园的动态,同时安排2-3名持有专业资质的服务人员全程照看 。
这些经过育儿培训和医疗救援认证的专业人员,不仅能引导孩子互动游戏,还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让家长真正实现"吃饭带娃两不误"。
② 主题互动:创造难忘的家庭回忆。在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餐企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强化情感链接。
西贝的"宝贝生日会"打造了完整的生日体验:专业魔术师带来视觉盛宴,现场教学生日舞蹈,孩子们可以用贴纸装饰生日帽,店员们举着灯牌合唱生日歌 ;
永和大王与“超级飞侠”联名的主题店、主题生日会,让孩子在“超级飞侠”的陪伴下用餐,增加“情感连接”;
九毛九则推出 "番茄生日派对" 主题活动,家长可以为孩子定制一场专属的生日派对,派对现场气球布置,还有专业主持暖场互动。
③ 长期陪伴,建立深度情感链接。如西贝不仅在儿童餐产品上不断创新,还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和家长顾客形成 "伙伴" 关系,以陪伴小朋友长大的方式和顾客建立深度链接。
根据西贝的数据,2017 年至 2024 年,西贝亲子活动 8 年来累计举办 11.6 万场,吸引超125万组家庭参与美食 DIY 体验。
04■
儿童餐,
一场需要长期主义的系统化工程
当不少中小品牌看到儿童餐业绩向好便想纷纷入局时,却往往低估了其中的复杂性。
儿童餐并非简单的“小份菜”或引流工具,而是一件困难却正确的事——战略上看方向清晰且具备长期价值,但实际操作中却需直面诸多挑战。
1、成本与运营之难
一旦门店引入亲子业态,运营成本便显著高于普通门店。首先,融入儿童娱乐设施往往需要更大空间,租金成本随之攀升;其次,需配备专业托管人员,并定期举办互动表演与亲子活动,人力成本亦同步增加。
2、安全风险:家长最担忧的痛点
安全问题是亲子餐饮的“生命线”。孩子玩耍时若托管不专业,或餐食新鲜度不足,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对品牌而言,这类事件不仅可能转化为舆论危机,更是致命打击。
家长对儿童餐饮的安全要求极高,食材来源、加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卫生状况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3、盈利模式之困
许多品牌初入局时,仅简单模仿市场常见儿童餐作为引流产品,却缺乏持续优化,导致儿童餐难以实现盈利。
这并非儿童餐赛道本身的问题,而是品牌经营策略的短板——需通过长期深耕,构建系统化的运营能力。
如西贝从2017年发力儿童餐,并非一时兴起。早期调研发现,家长选择西贝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明厨亮灶带来的安全感,通过透明化操作接受公众监督;
二是优质食材如草原牛羊肉、五谷杂粮等,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碳水。
在发展过程中,西贝不断遇到问题并迭代解决,逐步明确“专业儿童餐”定位。
2022年,品牌首次提出该概念,并制定七项服务标准,包括:15分钟优先上齐儿童餐、使用FDA安全认证儿童餐具、提供一客一用围兜、母婴级消毒宝宝椅等。这些标准让全国380门店的近1.8万名员工得以统一执行,推动儿童餐服务系统化落地。
直至2025年,西贝才敢提出 “5个不添加”承诺(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防腐剂),这16字背后是近十年的调整与深耕,并以实验数据为支撑。
所以儿童餐的本质是系统化工程,需品牌具备长期视角和持续投入的决心。唯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运营优化、安全管控与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赢得家长信任与市场回报。
小结:
从海底捞的“云看娃” 服务破解带娃就餐痛点,到西贝用十年深耕筑牢 “5 个不添加” 的健康壁垒,再到九毛九以亲民定价与趣味体验贴近大众家庭 ......
2025 年的儿童餐赛道,早已跳出 “小份菜 + 玩具” 的浅层模式,进入 “健康为基、体验为翼、情感为核” 的深度竞争阶段。
1.5 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背后,既是 3-12 岁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释放,更是餐企对 “家庭消费长期价值” 的集体认知升级。
当然,这条赛道并非坦途:空间租金与专业托管人员推高运营成本,食材安全与儿童安全的双重考验不容松懈,盈利模式的持续优化仍需探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能真正解决家长“吃得放心、带娃省心” 需求,能为孩子创造 “吃得开心、玩得尽兴” 体验的品牌,终将在家庭客群心中沉淀下独特的品牌资产。
未来的儿童餐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系统化能力的较量—— 从食材溯源到营养研发,从场景构建到服务细节,每一环都考验着餐企的长期主义定力。
当儿童餐真正成为链接家庭情感、传递品牌温度的载体,它所带来的,将远不止一时的客流增长,更是餐企在存量竞争时代里,打开未来消费市场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