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其实是“双毒缠身”了,才让孩子受了这么多苦
发布时间:2025-09-02 16:13:37 浏览量:1
胎毒这东西,说玄也玄,说实也实。
古人讲“母热儿热,母寒儿寒”。胎儿在娘胎里跟妈妈是一体的,妈妈吃得太热太燥,孩子就容易染上热毒;若是妈妈贪凉饮冷,寒气入胞,孩子生下来也容易带着寒毒。
就像老话说的:“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令儿着冷”,生出来孩子肚子疼、不肯吃奶,这就是胎寒。反过来,母亲孕期总吃辛辣油腻,热毒蕴结,孩子出生后面红、哭闹、烦躁、便干,这就是胎热。
我之前诊过一个小男孩,叫乐乐,刚满三岁。这孩子从小脸色就红得不寻常,不是气血充盈那种红润,而是隐隐一股“火气”外透,时常烦躁哭闹,手脚动个不停,没片刻安宁。
更让家长烦恼的是,排便特别费劲,排出来干得像羊屎蛋。观其舌头呢,苔厚腻、舌质红。
后来孩子慢慢大了,不光原有症状没好转,还出现了不爱理人、不看眼睛、叫他没反应这些表现,经过专业医生诊断,患上了自闭症。
初诊时,我看他仍是面红唇干、躁动不宁,大便艰难,断定是体内热毒内蕴,郁热扰心,神窍不开。
于是用清热解毒之法,以黄连解毒汤为主方,泻三焦之火:黄连清心与中焦,黄芩清上焦,黄柏清下焦,栀子通泻三焦,引热下行。再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地、赤芍凉血养阴,以免苦寒药伤了孩子稚阴之体。
服一段时间,热象是退了点,但没想到孩子又出现新情况:老是蜷着身子、低着头,脸色从红转灰,大便反而变稀、不成形,舌苔变薄,舌质发淡——判断是由热转寒,阳气受损了。
此时你看,中医最讲“变证”,病机一转,方子就得跟着变。我立即转用温阳散寒、健脾益气之法。以附子、干姜温中回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复其运化;再加山药、薏苡仁健脾渗湿,扶助中土。
调治数月,孩子脸色逐渐透出正常光泽,愿意抬头看人,对呼唤有反应,大便也渐渐成形。虽仍语迟神弱,但已能对视、听懂简单指令,可见体内寒热渐趋平衡,气血得养,神志得以安宁。
所以说,胎毒不是玄乎的东西,它就是母亲孕期养胎不当留下的病根。孕期母亲饮食起居若失于调摄,寒热偏极,孩子就要受罪。
而调治这样的孩子,关键在于审证求因——是热毒就清,是寒毒就温,总要以“平”为期,使阴阳调和、气血通达。那么神窍自开,身心也就渐渐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