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眼科团队在《JAMA Ophthalmology》发表儿童近视防控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09-01 11:12:17  浏览量:1

2025年8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杨晨皓主任团队在眼科顶刊《JAMA Ophthalmology》(中科院一区,IF=9.2)在线发表儿童近视防控最新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OCT Changes Following 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 Therapy for Myopia Prevention。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使用重复低强度红光进行近视防控治疗的儿童,发生特征性视网膜结构变化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表现,强调了在使用重复低强度红光期间常规进行OCT检查的重要性。本文第一作者为眼科主治医师章哲环和胡磾,通讯作者为眼科杨晨皓主任和高路医生。

近视是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视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近视不仅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质量,高度近视还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除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外,使用重复低强度650nm红光来延缓儿童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治疗手段也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生和家长的关注。然而,该防控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对近视前期儿童的有效性和长期使用对儿童视网膜的安全性仍然是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我院眼科团队于2021年9月开展的这项重复低强度红光RCT研究,入组了86名7~12岁儿童,等效球镜屈光度在-1.00D~+1.00DS之间。试验组一天接受两次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近视防控手段。前瞻性随访半年,试验组眼轴增长0.05mm,对照组增长0.25mm;试验组近视屈光度变化为-0.20D,对照组变化为-0.61D。研究证实了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治疗可以显著延缓近视前期和近视早期儿童的近视发生和发展。

该研究还首次报道,接受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治疗组中,3名儿童的3只眼(7.0%)在随访期间观察到眼底特征性OCT改变,表现为黄斑中心凹椭圆体带和色素上皮层间的高反射信号,但不伴有矫正视力下降或异常视觉表现。这些儿童在停止红光照射后,异常高反射信号在0.5~3月间自行消失。

杨晨皓主任指出,在临床上使用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作为近视防控手段时,一定要注意定期随访眼底OCT,避免出现视网膜结构不可逆改变和视力受损。一旦发现眼底异常或矫正视力下降等,应立即停止红光照射治疗并密切随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自2024年成立儿童眼病与视光诊疗中心后,在儿童疑难眼病、罕见病治疗和构建完善的儿童视光一站式诊疗服务上持续发力。中心为每一位儿童定制屈光档案和个性化的、科学的近视防控手段,建立了儿童高度近视队列,近期还将开展低浓度阿托品对高度近视儿童干预的RCT研究和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治疗,为孩子们筑牢视力防线,守护好他们的“睛”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