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将服务投递到妇女儿童“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5-08-31 18:23:35 浏览量:2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将服务投递到妇女儿童“家门口”,暖心托举民生“小幸福”。记者今日从市妇联获悉,在长沙,由市妇联实施的14个“长联合 长美好”妇女儿童公益项目里,一群群“巾帼红”的动人身影,正以引领服务联系的实际行动,回应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长沙市各级妇联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公益项目900余个,涵盖巾帼家政、家庭教育、妇女维权、妇女培训、技能提升、儿童安全、公益托管等,将贴心服务投递到妇女儿童“家门口”,共惠及近66万人次。
绿意萌发的社区课堂
前不久的周末,荟聚商场里,垃圾分类知识展板前围满了社区群众。
“您看,这个废旧灯管属于有害垃圾,要单独投放。”活动现场,湖南湘江新区志愿联合会巾帼志愿者张薇的声音清亮,汗水浸湿了红马甲后背。作为长沙市巾帼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宣传推广项目的志愿者,她和伙伴们已辗转全市数十个人流密集场所,用行动传播绿色理念。
不远处,“垃圾分类大转盘”前笑声不断。社区居民王阿姨带着小孙女转动转盘,当指针停在“过期药品”这一栏时,小孙女立即抢答“这个我知道!”王阿姨笑着感慨:“以前我真分不清,现在孩子成了我们家的小老师了。”
趣味运动会、亲子手工……寓教于乐的游戏设计,让垃圾分类知识悄然在大家心中扎根。近日,在黄泥岭社区的创意工作坊,李女士和孩子用废旧纸盒制作分类垃圾桶,“孩子每天监督全家垃圾分类,还带动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行动。”李女士对此很欣慰。
此外,市妇联还积极开展大型知识普及活动,在社区组织垃圾分类亲子互动课,培育专业志愿队伍倡导垃圾分类。
如今,“巾帼红”活跃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发放宣传册数千份,实施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大家的日常习惯。
“家”油站浇灌幸福花
日前,走进湖南湘江新区谷丰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服务站负责人黄盛敏刚结束一场“亲子沟通技巧”微讲座。
“过去苦于资源不足,现在幸福‘家’油站就是及时雨。”她指着墙上的《长沙市家庭教育地图》说。正如她所感受到的,如今,依托市妇联打造的“1+9+152”三级服务网络,152个幸福“家”油站标准化站点如根系般深入长沙城乡,其中127个扎根社区,26个延伸到乡镇,幸福感正从这些站点悄然蔓延开来。
长沙市幸福“家”油站不仅是政策落地的“转换器”,更是家庭需求的“急诊室”。
张先生曾因儿子沉迷手机而焦头烂额,幸福“家”油站的专家教他用“魔法父母”平台设定屏幕时间,并提醒他与儿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强日常陪伴。得益于专家的悉心指导,张先生与儿子间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如今,张先生主动定期预约了附近幸福“家”油站站点的线下指导,希望进一步增进亲子间的沟通。
在长沙,各类资源正在遍布全市的幸福“家”油站里汇聚成河:60期精品微课在线共享,122所中小学、80所幼儿园被深度链接,600余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穿梭于家校社之间。
今年以来,全市的幸福“家”油站站点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300余场,惠及居民近万人次。
“伊”路向前的“绽放”之旅
日前,浏阳市蕉溪镇高升村里,“花样人生·美育课堂”上花香弥漫,49名乡村女性一起专注地修剪花枝。第一次体验插花的村民陈大姐,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原来生活不只柴米油盐,还可以这么美啊。”
乡村“花样人生·美育课堂”,是市妇联“伊”路向前女性赋能计划公益项目的内容之一。前不久,项目开设的“星城姐姐公益主播团”训练营气氛热烈,从形象管理到短视频制作,从整理收纳到AI应用,培训精准滴灌女性多元需求。直播间里,化身主播的林女士正调试设备跃跃欲试,“AI工具学好了,我的手工酱销路更广了!”
更多变化正在持续发生。“伊”路向前合唱团、舞蹈团的成立,让260名女性在舞台上重拾自信;“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训班,让来自50个农村的女性带头人将新理念带回田间;中医义诊、舞蹈健身,让128位女性学会用科学守护身心。
“技能是翅膀,公益是东风。‘伊’路向前公益项目,让更多女性多元绽放。”市妇联“伊”路向前女性赋能计划公益项目负责人说,98场活动、3000余人次服务,共同记录着这场闪闪发亮的女性“绽放”之旅。
当垃圾分类的绿色新风吹遍街巷,当家庭教育之泉流入万千社区,当女性自我突破的光芒次第点亮,长沙,这座山水洲城的人文温度,正在“长联合 长美好”的深耕中可触可感可及。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娟感叹:“‘联合’是纵向的市、区、社区三级联动,是横向的家、校、社、企资源整合;‘美好’是环境提升,是家庭和谐,更是每个妇女儿童脸上舒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