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青少年儿童不应追求“骨感”

发布时间:2025-08-29 15:01:16  浏览量:1

近日,“14岁女生因身材焦虑饿瘦到70斤”“女生节食减肥吃一小块肉焦虑一整天”等话题引发热议,北京一位初中女孩王婷(化名)的减肥经历令人痛心且警醒。那么,青少年儿童怎样保持健康体重?怎样的减肥方法适合青少年儿童?

王婷这个看似理想的体重,却让她付出了惨痛的健康代价。如今,她长时间遭受脱发困扰,原本浓密的秀发变得稀疏;手脚总是冰凉,即便在温暖的环境里也难以焐热;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甚至连200米的跑步都难以坚持完成,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暑假刚开始时,王婷为了能穿上漂亮的制服裙,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减肥目标——至少要瘦到70斤。起初,她只是戒掉了零食,只吃三餐。随后,她进一步减少每顿的饭量。一段时间过去,因减肥效果不明显,她连正餐也不敢吃,有一次只是吃了一小块肉,就焦虑了一整天。这种过度节食的行为,让她的身体陷入了恶性循环。

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但如果过度追求“骨感”则适得其反。有专家提醒,青少年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的需求极为旺盛。如果盲目减重,不仅会影响身高的正常增长,让青少年错过长高的最佳时机,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对外貌的过度关注易滋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从“A4”腰到“精灵耳”,不断更迭的审美标准使他们在相互比较中逐渐迷失自我。

的确,青少年儿童超重或肥胖,对健康极为不利。肥胖是一种慢性、终身、复杂疾病。有文献将其定义为“可能损害健康,或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量脂肪堆积”,可对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

一项大型研究证明,青少年肥胖可能引发1型糖尿病。这项针对近150万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与正常体重范围的青少年相比,肥胖青少年患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了1倍。研究者分析,肥胖加剧了身体的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异常免疫反应。肥胖还有其他影响,包括维生素D缺乏和肠道菌群的改变,这些都可能损害免疫功能。

欧洲多学会联合发布了一项关注6~16岁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共识声明,指出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病例中,90%存在不运动、高糖高盐饮食和肥胖/超重。该共识将儿童期肥胖和高血压称为“难兄难弟”。

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一份科学声明还指出,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严重肥胖是其早发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将青少年儿童的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是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控制体重?答案是:在适当控制总能量的同时,让孩子既能吃饱,又能吃得营养和健康,关键是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选对食物,合理烹调,科学就餐。此外,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湖南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营养师黄萍曾在其文章中建议,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对孩子的体重和健康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通过食物选择来控制能量摄入,家长要尽量为孩子选择天然完整、加工少的食物,即最接近自身天然形式的食物,包括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全谷物、大豆类、薯类,以及经过简单加工的鱼、禽、肉、蛋、奶类。1.主食选择饱腹感强的,如燕麦、藜麦、小米、糙米、黑米、玉米、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红薯等。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多选择鱼虾类(特别是深海鱼),去皮禽肉(鸡肉、鸭肉、鹅肉),大豆及其制品,适量瘦肉。每天可食用>300毫升的奶类制品或低脂/脱脂牛奶或酸奶、1个鸡蛋;避免过量食用红肉,特别是猪肉。3.每天至少吃5种新鲜蔬菜,1~2个拳头大小的水果。优先选择各种新鲜的深色叶类蔬菜,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全谷物、豆类、各种绿叶蔬菜、芹菜、豆芽、魔芋、紫菜、笋等,既可保持肠道健康,又可增加饱腹感。5.用餐盘控制进食量。每餐食物的量以一个圆形餐盘为例,餐盘的一半是蔬菜(2~3种),另外1/4是谷薯类食物,1/4是蛋白质类食物。6.多饮水,6~10岁儿童每日至少饮水800~1000毫升,11~17岁儿童每日1100~1400毫升。天气炎热或运动出汗多时,应增加饮水量,首选白开水。

另外,6~17岁健康儿童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如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