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衣服要买大一码?当然不是,“四大三正好”原则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25-08-29 14:50:28  浏览量:1

有了孩子后,你是不是也成了“围着孩子转的陀螺”?

早上刚揉开眼睛,第一反应是摸孩子的额头有没有发烧;刷牙刷到一半,听见孩子哭,赶紧把牙膏沫子吐了就往房间跑;逛商场的时候,明明想给自己看件裙子,脚却不自觉走到了儿童服装区——甚至有时候,你会突然愣神:“我上次给自己买新衣服,是什么时候?”

其实我也一样。我家宝宝刚满2岁那会,我每天穿件松垮的灰色卫衣,头发随便扎个丸子头,连洗面奶都懒得用——直到有天带他去楼下超市,碰见以前的同事,她愣了半天说:“你怎么变这么‘接地气’了?”我笑着说:“不是我变邋遢了,是我学会了把‘孩子的舒服’放在‘我的精致’前面。”后来我才知道,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转型”:以前出门要画半小时妆,现在5分钟就能搞定;以前买衣服要挑“显身材”的,现在只看“能不能蹲下来抱孩子”——这不是“放弃自我”,是“妈妈的本能”:我们想把最好的、最舒服的,都给孩子。

但我闺蜜小夏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她是个单亲妈妈,带个3岁的女儿,可她每天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有时候是件浅粉的连衣裙,有时候是件带花边的衬衫。我问她:“你怎么有时间打扮自己?”她笑着说:“我每天早上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顺便给自己选件喜欢的;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顺便涂个口红;晚上孩子睡了,我再翻两页书——这些‘小碎片’,让我觉得‘我还是我’,不是‘只属于孩子的妈妈’。”还有我楼下的张阿姨,她孙子都上小学了,可她每天都去跳广场舞,她说:“我以前总觉得‘当奶奶就得围着孙子转’,后来发现我跳得开心,孙子也跟着我学跳舞,这不挺好的吗?”你看,照顾孩子和保留自我,其实不是“选择题”,是“填空题”——把你的“自我”,填进孩子的生活里。

昨天我在小区里碰见一位妈妈,她抱着孩子在哭,说:“我刚才想给自己买杯奶茶,可孩子要吃冰淇淋,我就买了冰淇淋,没买奶茶——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赶紧安慰她:“不是,你只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了前面,但这不代表你不能有自己的需求。”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瞬间:上次我想给自己买件新外套,可一看价格,够给孩子买两双鞋子了,我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买了——结果孩子看见我穿新外套,蹦蹦跳跳地说:“妈妈真好看!”那一刻我才明白:妈妈的开心,会传染给孩子。就像我妈说的:“我以前总把你放在第一位,自己穿旧衣服,后来发现你看着我笑,比穿新衣服还开心。”所以呀,当你想给自己留一点的时候,别觉得“对不起孩子”——你好了,孩子才会好。

其实养孩子,从来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你可以给孩子买舒服的衣服,但也可以给自己买件喜欢的裙子;你可以陪孩子玩游戏,但也可以让孩子陪你浇花;你可以为孩子早起,但也可以偶尔睡个懒觉——这些“小平衡”,会让你觉得“当妈妈”是件幸福的事,而不是“负担”。

从今天起,试试这样做:每天留10分钟给自己,做一件“只属于你”的事(比如涂个口红,或者喝杯热咖啡);每周让家人帮你看会儿孩子,你去做件“想做很久”的事(比如逛半小时街,或者看场电影);每月给自己买一件“不是孩子的”东西(哪怕是一支喜欢的笔,或者一瓶香水)。你会发现,当你学会“爱自己”的时候,你给孩子的爱,会更温暖、更有力量。

最后,想对你说:你是妈妈,也是你自己。这两者,从来都不矛盾。就像孩子会说:“妈妈,我喜欢看你笑。”——你笑了,孩子的世界,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