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越来越多儿童“成熟”过早

发布时间:2025-08-27 11:00:12  浏览量:2

“妈妈,为什么我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这是7岁的小女孩吴桐(化名)第一次向妈妈提出这个问题。吴桐妈妈发现,最近女儿胸部开始发育,身高也蹿得很快。作为家长,她既困惑又担忧:孩子是不是性早熟?会不会影响未来的成长?带着这些担忧,吴桐的妈妈来到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一科。经过检查,吴桐被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

近日,记者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沧州市中心医院了解到,暑假期间,有200余名孩子前来咨询早发育问题,其中确诊的“性早熟”患儿明显增多。

家族遗传

或导致“性早熟”

“妈妈,这里碰不得。”7岁的吴桐在洗澡时突然按住胸口,眉头拧成了小疙瘩。妈妈以为是孩子打闹时撞到了,没太在意,直到一个月后才发现女儿的胸部开始发育了。她慌忙带着孩子来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一科诊室。

诊室里,吴桐攥着衣角不肯松开。医生王若壁轻轻触诊时,双侧乳房的压痛让孩子“嗷”地喊了一声。“孩子近半年长高了5厘米?”医生王若壁翻看生长记录时,李女士才惊觉女儿身高好像突然蹿了一截,“光知道她天天喊饿,没想到……”

王若壁为孩子做了详细检查:身高115厘米,体重26公斤。辅助检查的结果却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卵巢超声显示孩子双侧卵巢都有多个直径4毫米至7毫米的卵泡,骨龄9岁,与实际年龄相差2岁,一些性激素水平也处于较高范围,属于中枢性性早熟。

“孩子妈妈身高150厘米,月经初潮是11岁,属于发育偏早。所以孩子性早熟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王若壁分析,性早熟的诱因有很多,还有吴桐不爱吃蔬菜水果,运动量少,每天晚上11点才睡,都会成为“催熟剂”。

甜品罐里

泡大的“小大人”

萌萌(化名)是一名6岁的女童,她的日常生活几乎泡在甜品罐里。

萌萌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早餐常给孩子买汉堡、油条,午餐则让孩子在学校附近的小吃摊解决。晚上,一家人习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零食柜里的薯片、巧克力、可乐从不间断。同时,萌萌不爱运动,放学回家要么玩手机游戏,要么看动画片,一天下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半个小时。

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身高110厘米的萌萌,体重已达30公斤,远超同龄儿童标准,像个小大人似的。

近段时间,萌萌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微妙变化。她的妈妈孟女士以为是孩子太胖了,便来到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咨询。

医生卢向骏给出的诊断却让孟女士心头一沉:儿童单纯性肥胖伴随中枢性性早熟。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胖点是‘福气’,却没意识到肥胖和性早熟可能‘结伴而来’。”卢向骏说,高油高糖饮食会导致儿童体内脂肪堆积,进而影响内分泌,诱发性早熟。而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打乱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节奏。

针对萌萌的情况,卢向骏建议孟女士搭配药物,先戒掉孩子的零食,减少油炸食品、甜品等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同时,督促萌萌多参加篮球、游泳等户外活动,保证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运动,并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性早熟”

要引起重视

暑假期间,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儿保科的诊室门口,总有家长抱着生长曲线表排队。100余名有性早熟表现的孩子里,15名被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室同样出现门诊小高峰,就诊的儿童中性早熟或者早发育的患者有92人,其中大部分是女童。

王若壁表示,儿童性早熟问题近年来愈发受到关注。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饮食因素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之一。她呼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与生活习惯,定期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