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脓疱疮: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
发布时间:2025-08-27 10:16:36 浏览量:3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户外奔跑嬉戏。然而,有一种潜藏的 皮肤问题可能会悄悄找上他们,那就是儿童脓疱疮。这种疾病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了解 和处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适,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儿童脓疱疮。
认识脓疱疮的“真面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它好发于2-7岁的儿童,尤其在夏秋季更为常见。典型症状早发现:患病初期,孩子的皮肤上会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点或小丘疹,很快这些斑点或丘疹就会变成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内含有黄色的浑浊液体,这就是脓疱。脓疱容易破裂,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痂皮(像蜂蜜结痂),露出红色的糜烂面,周围可扩散新脓疱。常见的发病部位有面部、口唇周围、鼻孔周围以及四肢等暴露部位。
脓疱疮的“传播密码”
脓疱疮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当孩子接触到患者皮肤上的脓疱液、结痂,或者接触到被污染的毛巾、玩具、衣物等物品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另外,孩子如果 有皮肤破溃,比如蚊虫叮咬后抓挠导致皮肤破溃,也会增加感染脓疱疮的风险。在幼儿园等儿童聚集的场所,脓疱疮很容易传播开来。
科学应对脓疱疮
一旦发现孩子患上脓疱疮,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
第一步,局部清洁消毒,切勿强行撕痂皮,用无菌纱布湿敷软化后清除。覆盖创面防抓挠。
第二步:抗生素治疗(医生指导):一般会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对于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孩子,需要口服抗生素,常用抗生素如头孢地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第三步:隔离防传染:患儿单独使用毛巾、床单,定期煮沸消毒。暂停入园,直至痂皮干燥脱落(约5-7天)。
家长常见五大误区:
1、用“草药偏方”敷伤口,需要立即停用,可能会加重感染。
2、挑破脓疱“排毒”,禁止挤压,导致细菌扩散。
3、症状消失就停药,需要完成疗程,避免复发。
4、洗澡时用力搓洗患处,温水轻柔冲洗,减少刺激。
5、忽略其他儿童防护,全家勤洗手,患儿物品消毒。
预防脓疱疮,从细节做起
预防儿童脓疱疮,关键在于做好日常卫生防护。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及时处理皮肤破损。在夏秋季节,要注意防止孩子蚊虫叮咬,一旦被叮咬,不要让孩子抓挠。同时,尽量避免孩子与脓疱疮患者密切接触,孩子的个人用品要专人专用。儿童玩具、门把手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等。通过了解儿童脓疱疮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可以帮助孩子远离这种皮肤疾病,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