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 预防残疾,筑起全民发展的坚实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26 13:27:40 浏览量:4
每年一次的残疾预防日,不仅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更是一次全社会关于生命健康、关于民生福祉、关于未来发展的集体思考与行动动员。它提醒我们,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生命全周期,预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健康策略。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筑牢残疾预防屏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聚焦源头治理,筑牢生命起点防线
生命的初始阶段是残疾发生风险的关键窗口期。从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到产前筛查诊断,再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保健管理,每一环都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持续加大投入,扩大筛查病种范围,提高筛查质量与后续干预衔接效率。同时,要加强科普,让优生优育知识深入人心,引导公众自觉接受婚前孕检、定期产检,为新生命打造坚实的健康起点,最大限度减少先天致残因素。
守护成长全程,织密疾病伤害防控网
伴随生命历程,疾病和意外伤害是导致残疾的重要风险。慢性病、传染病、精神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这需要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强化预防导向,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做好慢性病规范管理。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法规和标准,有效减少各类意外伤害致残。
强化康复干预,减轻残疾程度与影响
预防并非仅指杜绝发生,也包含对已发生的功能损伤进行积极干预,防止其发展为更严重的残疾。这意味着康复服务需要更加前置化、普及化。要大力发展康复医学,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推动康复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对于伤残患者,及时、科学、有效的康复干预能够极大程度改善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残疾预防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完善法规政策,保障投入。卫生健康、公安、交通、残联等部门需各司其职又协同联动。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主体责任。媒体应加强残疾预防公益宣传和知识普及,营造关心支持残疾预防事业的良好氛围。
残疾预防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事业。在全国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凝聚共识,将预防的关口前移再前移,把健康的网络织密再织密,用实际行动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影响,共同守护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为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包容、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