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NRR: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方马荣教授团队探讨基于纳米粒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兴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26 08:26:44  浏览量:4

神经功能恢复仍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目标,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脑卒中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将神经保护剂通过血脑屏障输送到大脑缺血区域。血脑屏障对于保护大脑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限制了许多治疗化合物的通过,从而限制了它们的疗效。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团队在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杂志(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的综述文章中,探讨了基于纳米粒子的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新兴作用,观察它们在彻底改变药物输送、加强神经保护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潜力。纳米技术的最新进展促使人们开发出了专为克服 血脑屏障而设计的工程纳米粒子,从而能够将治疗药物直接靶向输送到受影响的脑区。临床前研究表明,基于纳米颗粒的疗法具有激活关键神经保护通路(如 PI3K/AKT/CREB 信号级联)的显著潜力,这些通路对神经元存活、突触可塑性和脑卒中后恢复至关重要。通过调节这些通路,纳米粒子可以减轻神经元损伤、减少炎症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此外,纳米颗粒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多模式治疗策略,同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多种病理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这种多方面的方法提高了治疗的整体疗效,解决了导致脑卒中相关脑损伤的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过程。表面修饰,如用特定配体或靶向分子进行功能化,可进一步提高给药的精确性,增强靶向特异性,延长全身循环时间,从而优化治疗效果。通过将靶向给药与调节关键神经保护途径的能力相结合,纳米粒子有望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格局。然而,尽管临床前数据非常令人鼓舞,但要将这些进展转化为临床实践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纳米粒子的设计,优化其安全性,并确保其可扩展性,以便广泛使用。严格的临床试验对于验证其疗效、评估长期生物相容性以及解决潜在的脱靶效应至关重要。结合纳米技术、神经科学和药理学的见解,整合跨学科方法对于克服这些挑战至关重要。基于纳米粒子的疗法为创新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为脑卒中护理和神经康复的新时代铺平道路。

文章来源:Sundus J, Amin N, Abbasi IN, Wu F, Hussien AB, Botchway BOA, Ye S, Yang Q, Fang M (2026) Emerging nanoparticle-based strategies to provide therapeutic benefits for stroke. Neural Regen Res 21(5):1764-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