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社会政策观察 | 江苏延伸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25-08-24 20:09:23  浏览量:2

2025年第20期 | 总第20期 | 儿童福利专题

江苏延伸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6月,江苏省民政厅、省医保局和省残联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生活保障、医疗康复、家庭赋能、社会协同等八个方面推出系列暖心举措,构建全链条关爱服务体系,全力提升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幸福指数。新政策不仅明确重残重病儿童补贴标准、首创门诊特殊病保障机制,更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精准对接需求,打通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星星的孩子”共享阳光。此外,今年4月起,江苏将孤独症、肢体残疾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救助年龄扩展到16周岁。这一政策突破了以往孤独症、肢体残疾儿童14周岁的免费康复救助年龄限制,确保了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持续获得康复救助。

热点微评

江苏此次将康复救助年龄延至16岁并纳入困境孤独症儿童门诊保障,通过 “提标扩面、部门协同、能力提升”三大保障升级,为全国残疾儿童保障升级提供了范本。

提高年龄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在康复救助标准方面,江苏将年龄延伸至16周岁,将救助覆盖从幼年期延长至青春早期,破解了康复断档的难点。在医保覆盖范围方面,针对困境孤独症儿童门诊特殊病报销,实现“应保、应康、应救”的连续保障。在保障服务衔接方面,探索将孤独症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为成年托养铺路。

完善多部门协同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员入户核查、民政低保、残联评残、医保结算报销等环节,建立“制度叠加+大数据+铁脚板排查”机制,确保精准识别并及时响应。同时,通过“线上预审+线下服务”的模式方便业务办理,提升操作便捷性。

提高社区和机构承载能力。依托三级医院、残联评估、公益与社区服务机构共同构建康复网络,通过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残联康复服务站、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开门办院”,实现康复服务下沉,形成社会化、多元化服务供给格局。

1.江苏省民政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江苏扩大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对象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