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文学作家郭万新走进小学校园讲述《将军台》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发布时间:2025-05-15 09:22:18  浏览量:1

风暖人间草木香,一笺清浅入夏来。

5月9日,由智慧生活报社、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太原有限公司、太原市读书协会、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全民阅读——名家开讲”系列活动第二场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新庄小学举行,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郭万新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讲座“以历史细节见证民族血性”。

作家娓娓道来同学重温历史

“在这充满希望的美好时节,我校迎来了‘全民阅读·名家开讲’活动,我们将共赴一场书香的盛宴!我校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校师生千余人,学校提出‘和融’文化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善、雅、博、健’的现代少年为育人目标,旨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书香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教育,打造一所师生和谐成长、区域品质卓越、社会高度赞许的特色学校。”新庄小学副校长王静致欢迎词。

王静介绍,《将军台》全书以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为背景,记述了雁门关外乡村儿童勇敢投身抗战,帮助共产党游击队抗日杀敌的成长经历。既描写了雁门关外独特的风土人情,又抒写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情怀。

参加活动的嘉宾有智慧生活报社副社长邰丰,太原书城经理顾新春,希望出版社文化编辑室主任邢龙、文化编辑室编辑陈晨,太原新华书店连锁业务营销主管温亚军,新庄小学校长申振北、书记石建军、副校长刘越勇。“大家好,我是郭万新,我的名字里既有‘万柏林区’的‘万’,又有‘新庄小学’的‘新’,这是我们的缘分。”郭万新别具一格的开场白活跃了现场气氛。在师生们全神贯注的聆听中,郭万新接着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驻大同县,管辖雁北13县。那些年,我的老家朔州全境沦陷,县长被杀,政府不复存在,而且鸦片泛滥,民不聊生。”郭万新说,1937年9月28日,侵华日军踏破朔县城,从28日到30日,日军在朔县城内奸淫、抢掠、烧杀整整三天。据统计,朔县4800人被杀害,为全城人口一半,“九二八朔县惨案”是抗日战争的“八大惨案”之一。

听到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同学们哽咽了,泪水顺脸颊滑下。“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应牢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四年一班的樊小星说。

雁门烽火少年 投身抗日战争


“我的小说《将军台》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一部长篇少儿小说,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年投身抗战的传奇经历。”郭万新说。


二梆梆从小丧父,出身贫苦,在1940年一年间,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飞扬跋扈祸害乡闾的累累罪恶,亲眼看见了哥哥被东洋狗咬伤、好朋友无畏牺牲、邻家小姐姐贞烈自尽的悲惨情景,满怀刻骨仇恨盼来了共产党游击队,最终完成了游击队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得以一举炸毁了日寇的炮楼,信心百倍迎接抗战胜利的最后到来。


少年二梆梆牵着小毛驴随师父运盐去其他村子换点粮食,目睹哥哥在修建炮楼时受伤,看着参加抗日儿童团的小伙伴惨死……这些小说中的故事是历史的重现,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


茫茫暗夜中,谁在点亮一盏灯?郭万新抛出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顽强的中国人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瞬间打破了现场的宁静。


“对,是中国共产党,还有我们的人民军队以及中国人民,他们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郭万新满意地笑着,肯定了大家的答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态度、科学的方略、坚决的行动,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成为领导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拥护。


郭万新讲述,以朔县解放为例,1945年日寇投降后,是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率先占领了县城,1946年6月,八路军发起晋北战役,有人质疑说:“光靠腰间的一颗手榴弹,能战胜洋枪洋炮?”但中国共产党就是创造了奇迹,直到解放全中国。“我就要通过《将军台》阐述一个朴素的道理:在最绝望的时刻,国难家仇,生死存亡。是谁和日本侵略者殊死抗战?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得道多助,唤醒民族的血性,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郭万新说。

师生温情互动牢记历史使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郭万新说。“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是儿童文学,它可以重塑一个人的人生取向。1981年,我偶然阅读了《这里是恐怖的森林》,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写作建议就是模仿,我当时就是仿照着写。”郭万新说。

第二个写作建议是“拿来”,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我之前每写一部纪实文学,都要采访上百人。一位老人回忆自己小时候家庭贫困,他的母亲领着他去要饭,要到了一碗玉米糊,他因饿到无法忍受,几口就喝完了,一旁同样挨饿数日的姐姐则大哭了起来。这样的经历,就是生动的素材。”郭万新告诉同学们。第三个建议则是要多读书,多思索,日积月累,别急于求成。“郭老师,您今天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珍贵的历史,我们一定要牢记,将来报效祖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的成长见证了民族的觉醒。你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要好好学习,怀揣一颗报国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郭万新的话引来阵阵掌声。


之后,邰丰、邢龙、顾新春代表活动主办方向学校捐赠图书《将军台》,申振北代表学校接收,石建军将公益讲座荣誉证书及捐赠证书送给郭万新及主办单位嘉宾。“郭万新老师的讲座为师生展开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历史画卷,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我们触摸到民族脊梁的铮铮铁骨与红色基因的永恒跃动。在这场精神洗礼中,孩子们读懂了历史深处的烽火家书,领悟了英雄辈出的时代密码,更筑牢了赓续薪火的使命担当。郭万新老师通过文学创作历程的深情讲述,为我们揭开了文学创作的密码与艺术生命的脉络。在这场创作启蒙中,孩子们学到了观察生活的细腻触角,领悟了扎根人民的创作技巧,更立下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志向。

浸润在书香墨韵中的新庄少年,将在经典作品的滋养中,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明大德、知大义、立大志;执妙笔、抒真情、传薪火,让笔尖的星火照亮通往新时代的文学征途!”申振北说。

记者 田勇 高万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