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 ESE 2025儿科精萃硕果累累:儿童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性早熟
发布时间:2025-05-12 19:44:51 浏览量:3
生命早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窗口期,但这一精妙而复杂的时期极易受到各种外源性化学物质干扰,进而对个体健康状况造成短期或长期不良影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生命早期就已普遍暴露,同时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结局造成不利影响[1]。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提前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增加,导致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可导致患儿生长潜能受损及心理健康受影响[2]。
生命早期接触抗生素可能与CPP的发生有关[3],但目前相关研究证据有限。ESPE ESE 2025大会中公布了一项探讨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CPP之间关联的研究[3]。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性早熟:一项全国性人口队列研究
01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4 - 6月龄及66 - 71月龄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儿童,并对其随访至男孩10岁、女孩9岁。CPP的诊断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 10)编码以及GnRH激动剂的处方情况。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根据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年龄以及抗生素种类数量,估计CPP调整后的风险比(aHRs)和95%置信区间(CIs)。
02 研究结果
在纳入的322731名儿童(男童135,232名,女童187,499名)中,291703名(90.4%)在1岁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经协变量调整后,与1岁后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女童相比,3月龄前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女童患CPP的风险增加(aHR 1.231 [95% CI 1.119,1.355],P其后依次为6 - 9月龄组(aHR 1.205 [95% CI 1.098,1.322],P3 - 6月龄组(aHR 1.169 [95% CI 1.064,1.284],P = 0.001);9 - 12月龄组(aHR 1.146 [95% CI 1.042,1.261],P=0.005)。
与使用2种或更少种类抗生素的女童相比,使用5种或更多种类抗生素的女童患CPP的风险更高。
在男孩中,未发现首次抗生素使用年龄或使用抗生素种类数量与CPP之间的显著关联。
03 研究结论
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以及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与女童CPP发生风险升高有关。长期抗生素暴露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熊万红,耿梦龙,陶芳标.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41(02):226-23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1):16-22.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20802-00693.
3.https://espe-ese-congress2025.org/press-resources/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