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高水平儿童历史百科绘本!荣获10多项国内大奖!精选五大历史主题,有趣有料,让孩子轻松get历史!
发布时间:2021-06-28 01:27:58 浏览量:3
跟父母们聊天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不爱读历史,怎么办?”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很多资深语文老师也说,中高考时,高分作文的两大秘诀就是:
一、活用历史典故。
二、这些历史典故要足够“非常规”。
孩子们如果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接触历史,激发他们的兴趣,日积月累,将来一定能通古识今,以后的学科学习也会轻松不少。
前段时间,我给孩子选的这套《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对培养孩子历史的兴趣,就非常有帮助。
这套书,共5册,每册1个主题,分别是:
用它来开蒙启智,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早早为学科学习打下基础,都非常适用。
书馆团价:79元
我再详细说说,为什么要推荐这套书:
给孩子看的历史,在知识上一定要严谨,同时还要有趣。
这套书,就把严谨和有趣,结合得特别好。
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为孩子们创作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极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国博的社教队伍,长年接待儿童观众,拥有丰富的博物馆授课经验。
文字内容都来源于馆内资料与考古实际发现,真实可靠又贴近孩子年龄特点。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系,是全国优秀的培养儿童绘本创作人才的专业院系。聚集了大量的懂绘本、懂儿童、懂插画的专业绘本画师。
这套书,真的是强强联手,历时三年,精心为孩子们编纂的。
把这样的历史绘本拿给孩子,可以说是给他们的成长献上了优质的厚礼。
本书荣获国内十多项大奖,央视和其他媒体争相报道,包括新京报、新浪读书、中国教育报等。
这套书,突破了以往以朝代更迭为线索的历史讲述方式,而是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分5大主题讲述历史。
《家,我们从哪里来》讲述了中国人的家族起源、姓氏,古代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住的房子的演变,以及中国人“团圆”的家庭观。
《我们怎样走遍世界》讲述了古时候的车马、船舶、桥梁、道路、大运河、郑和下西洋等中国人开拓交通、认识世界的故事。
《我们祖先的餐桌》讲述中国人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人们如何获得食物,酒、盐、茶的食用,外来食品的引进,以及丰富的菜品等。
《大河,我们的开始》讲述了黄河、长江、辽河等的原始文明起源,古人是怎样利用水来生产生活,建造城市,建立文明的。
《商贸,从贝壳到丝绸》讲述典型的圆形方孔钱的出现,商人的由来,丝绸之路、城市商业街的故事,走街串巷的货郎等等。
整套书,涉及家庭、交通、饮食、商贸、大河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内容非常丰富。
每个主题,都有基本的脉络可寻,比如,《商贸,从贝壳到丝绸》这本,讲钱是怎么来的。
先是讲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物物交换:
然后为了满足更深层次的交换需求,发明了贝币:
到商代晚期,贝币不够用了,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金属货币:
从左到右依次为:空首布、安阳之大刀、铜贝币
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也统一了钱币。
到宋代,人们发明了世界上早期的纸币——交子。
这种以孩子视角,一一追究,娓娓道来的方式,把知识点很清晰地提炼了出来,也更加贴近孩子的认知。
孩子们能感受到历史的进程,又能学会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历史变得简单又有趣,孩子会轻松爱上历史。
72件国宝级文物
这套书,从国家博物馆140余万件藏品中,甄选出了70余件国宝文物,将文物画进画中,让历史也“活”起来。
比如,在《大河,我们的开始》这本,给孩子们展示了“涡纹四系彩陶罐”:
陶罐出土于黄河附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见过黄河安静流动,也见过黄河巨浪滔天。他们把平时看到的不同样子的黄河,生动地画在了陶罐上面。
孩子们读后,就会对古人的智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文物名片”和“时光中的宝物”两个栏目,提供了完整的文物信息,古人的生活,在孩子们脑中,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真实还原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这套书的图画,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带领团队,精心绘制的。书中很多手绘场景大图,让历史内容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现。
感知古人生活这套书,互动性很是丰富。它除了有历史知识的讲解,书里还有15个互动小游戏、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