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3天“捡”18孩,亲子游安全警钟敲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23:22 浏览量:1
五一假期,黄山景区凭借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一组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短短3天内,景区工作人员帮助家长找回了18名走失儿童。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亲子出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凸显了景区管理与家庭监护责任的重要性。
5月3日下午,一位南京妈妈在观石亭附近向工作人员焦急求助,称10岁儿子走散。工作人员迅速将孩子照片发至涵盖全山数百人的工作群,仅22分钟后,便在光明顶找到了孩子。据了解,五一期间黄山景区每天接待游客数万人,人员密集,而孩子们走失多因精力旺盛、奔跑过快脱离家长视线,部分家长沉迷拍照、玩手机,或高估孩子自主能力,也是导致孩子走失的重要因素。
黄山景区工作人员的高效行动值得称赞。他们通过工作群快速联动,结合智能广播系统循环播放寻人信息,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在走失高发区域加派志愿者提醒家长。部分热门景点增设的“儿童临时看护点”,也为落单孩子提供了安全保障。在找回的18名儿童中,87%在30分钟内寻回,且无伤亡报告。这一高效寻人机制背后,是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与景区管理的精细化运作。
但在肯定景区努力的同时,家长也应反思自身监护责任。孩子走失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消耗了公共资源。在亲子出游中,家长应摒弃“景区兜底”的侥幸心理,提前做好安全规划。比如,给孩子佩戴智能定位设备、准备写有家长联系方式的卡片,出行前与孩子模拟走失场景,教导孩子原地等待或向工作人员求助。在拥挤区域,家长要时刻紧握孩子的手,避免因拍照、玩手机而分心。
从社会层面看,黄山景区的案例为其他景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从制度层面强化公共场所的儿童安全保障。景区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如引入智能围栏预警系统,当孩子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提醒家长;建立儿童走失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还可考虑在入口处为儿童发放防走失手环,录入家长信息,方便走失时快速联系。
黄山3天“捡”18个孩子的事件,是对亲子游安全的一次警示。它提醒我们,孩子的安全需要家长、景区和社会共同守护。只有家庭责任意识增强、景区管理到位、公共安全教育普及,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旅行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