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不喘也可能是哮喘?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指南→

发布时间:2025-05-06 14:40:12  浏览量:1

5月6日

是第二十七个“世界防治哮喘日”

今年的主题是

“让吸入疗法惠及所有哮喘患者”

正确认识吸入性药物

提高哮喘控制率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者的数量约为2.6亿,其中死亡病例约为43.6万例。在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为4.2%,约有4570万哮喘患者。

专家介绍,如果规范治疗,哮喘可以得到控制。但由于认识不足,超过80%的患者都因暂停用药而导致疾病失控。

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指南来了

一起往下看

👇

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对于不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目前有很多人难以识别。反复咳嗽或胸闷2个月以上不缓解,夜间咳嗽或胸闷的症状较日间明显,尤其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就诊排查不典型哮喘。这些人可以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识别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变异性哮喘。

不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是一样的,患者虽然没有喘息和气急,但也需要规范吸入激素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监测病情变化、规避已知过敏原、定期随诊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自我管理不能少

哮喘患者可以运动

衣食住行要当心

穿衣要“暖”

哮喘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换季期间,避免冷空气刺激气管导致病情波动。

饮食要“淡”

哮喘患者体质敏感,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已知的过敏食物,减少食物诱发哮喘发作。

环境要“畅”

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室内应空气流通,尽量减少环境致敏物,如尘螨、宠物毛发等。

出行要“防”

在花粉季节或呼吸道病毒流行季,哮喘患者外出时应尽量戴口罩,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降低哮喘加重的风险。

运动要“勤”

哮喘患者也需要加强日常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哮喘加重,但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强化哮喘教育”

因何成为主题?

世界哮喘日是全球性的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 年创立的合作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主办。该项活动在每年5月第一周的周二举办,旨在提升全球对哮喘的认知与理解。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

GINA强调,为哮喘患者提供适当的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还能帮助他们明确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同时,应强化医务人员的哮喘防治教育,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和最佳治疗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临床缓解,降低哮喘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着全球2.6亿~3.5亿人,每年导致45万余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死亡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

哮喘教育普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疾病诊断不足或不准确,以及抗炎吸入激素使用不足或装置使用不正确。此外,哮喘患者对短效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剂,SABA)的过度使用与依赖,以及对重度哮喘的认识不足,都是当前哮喘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了高效控制哮喘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加大对哮喘的管理,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疾病管理目标。

正确认识吸入性药物

提高哮喘控制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刘辉国:吸入性治疗是哮喘病人治疗的核心, 所以今年世界哮喘日里面就提到一个口号, 让吸入性治疗惠及所有的哮喘患者。这个也进一步说明了哮喘病人应该尽量采用吸入治疗,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到呼吸的气道,而对全身的副作用轻很多,所以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非常重要的一环。

专家介绍,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8%,相比一些发达国家40%~50%的控制率,仍有较大差距。这主要因为不少人对哮喘药物,尤其是吸入性药物有误解。有的人认为,激素类药物无法根治哮喘,还会导致发胖、股骨头坏死等症状,那干脆就不用药了!

实际上,治疗哮喘使用的吸入性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直接吸入到肺里发挥作用的。与口服激素不同,这种吸入类药物的单次用药剂量不大。吸入糖皮质激素一年的剂量,通常仅接近一片口服糖皮质激素的量。而且,口服激素药物可能会在咽下去之后被肝脏灭活,但吸入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对身体其他部位基本没有影响。

另外,哮喘可能会在一生中反复出现,如果能够控制哮喘,在用药后可以完全消除症状,最终还可以逐渐减量,甚至停药。

儿童

是哮喘的高发群体

有研究显示

在我国

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达3%以上

这代表有约700万的孩子

正受到哮喘的威胁

👇

我国约700万儿童

患有哮喘

专家介绍,哮喘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儿童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内层产生炎性分泌物,进而导致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必须进行紧急治疗。

当急性发作期改善后,其实儿童哮喘的持续炎症并没有解决,这时候如果不继续对症治疗,会导致儿童肺功能损失。儿童在运动时或者空气质量差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发作。

哮喘,尤其是儿童时期发作的哮喘大多和过敏有关,常见过敏原包括霉菌、尘螨、宠物皮毛、皮屑、花粉等。

此外,哮喘一定程度上还与感染、肥胖、胃食管反流、吸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家里有人吸烟的话,儿童哮喘发病率更高。

除了过敏的孩子要注意哮喘,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也要特别注意。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比其他儿童高2至5倍。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有哮喘,那孩子的发病概率会高达50%左右。

运动是把双刃剑

儿童哮喘应合理运动

医生介绍,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得了哮喘的事实,认为孩子只是年纪小,呼吸系统敏感,长大了就好了,无需用药。实际上,大部分儿童得了哮喘后都需要规范用药才能缓解,并且治疗哮喘的药物虽然属于激素类,但是并不存在明显副作用。

儿童得了哮喘之后还能不能上体育课,进行喜爱的体育运动呢?专家说,这要视情况而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主任 沙莉:运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运动对哮喘患者是有好处的,它能够改善肺功能。其实很多运动员都有哮喘,哮喘控制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工作学习,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前提是哮喘的病情必须得控制良好。

医生介绍,儿童在哮喘处于急性期,或者虽然不在急性期,但是没有规律用药的情况下是不建议运动的。如果儿童病情平稳,按照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那么可以正常运动,但是最好避开过敏季节和过敏原。另外,干燥寒冷的环境容易刺激呼吸道,引发痉挛,建议患有哮喘的人群避免在此类环境下运动。

来 源:央视新闻

总监制:陈海清

审 核:翁壮岛

审 校:刘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