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哪些常见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知道后可让孩子少生病

发布时间:2025-05-05 17:38:15  浏览量:1

本文190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孩子反复生病,真的不是你没照顾好,而是病毒太“狡猾”。每个当妈的都经历过:孩子刚好了两天,又开始咳嗽、流鼻涕,跑一次医院一大堆孩子都在挂水、输液,医生却只淡淡一句:“病毒感染,多喝水,回去观察。”气得你心口疼:到底是哪来的病毒?为什么总找我家娃?

今天,我们就把“藏在孩子常见病后面”的病毒底牌,给你一张张揭开。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穿少了着凉”。但其实,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不是单纯受凉。受凉只是诱因,不是病因。

最常见的罪魁祸首:鼻病毒(Rhinovirus)。它一年四季都在搞事情,尤其在秋冬换季时尤为活跃。孩子免疫力低,一碰就“中招”。

重点来了:感冒不需要立刻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治不了感冒,还可能让细菌产生耐药性,孩子以后真生重病时,药都不顶用了。

一听“手足口”,很多家长都吓得不轻,担心演变成重症。的确,这货的“毒性”不容小觑。

最主要的元凶:肠道病毒(Enterovirus),尤其是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

它通过唾液、粪便、接触传播,尤其在幼儿园这种“亲密无间”的环境里,传播速度堪比“社交软件转发”。

你该知道的真相: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治疗以对症为主。关键在于预防,饭前便后洗手、勤通风、不共用毛巾餐具,是防疫铁律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感冒加重,其实这是个致命误区。

真正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每年冬春季节,流感可导致全国数百万儿童感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是重症和死亡高风险人群。

家长最容易忽略的:流感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每年10月前后,国家都会启动流感疫苗接种计划,6个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种。别再等孩子发烧了才后悔——流感疫苗,是家长能给孩子的“战前护盾”。

水痘不是“每个孩子都得一遍”的成长仪式,它背后的病毒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一种疱疹病毒。

虽然多数孩子感染后几天就自愈,但严重时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甚至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指出,全球每年仍有约4.2万人因水痘相关并发症死亡

再提醒一次:疫苗能防,早打早安心。国家已将水痘疫苗纳入多个地区的免疫规划,建议家长尽早给孩子接种两剂,保护率更高。

孩子一拉肚子,很多人以为是吃坏肚子了。但其实,婴幼儿急性腹泻中,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轮状病毒感染

根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统计,轮状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腹泻住院的首因,占比超过40%你必须知道:轮状病毒腹泻不是简单的“拉几次就好”,严重时会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就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尤其是6个月到2岁是高发期,建议家长别等孩子生病才后悔。

孩子突然高烧三天,烧退后冒出满身红疹,你可能以为是过敏,其实这叫幼儿急疹,也叫“玫瑰疹”。

罪魁祸首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这病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大多数情况是轻症,高烧后的出疹其实是好转的标志。别急着用退疹药,更别因为“烧了三天”就乱用抗生素。

医生提醒:幼儿急疹几乎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一次的“免疫考验”,关键在于观察和护理,不是药越多越好。

这是一种能引起眼结膜炎、咽炎、肺炎甚至肠炎的多面病毒。它的传播力强、症状多变,常让医生也得多留一个心眼。

尤其是腺病毒引起的肺炎,临床上最容易进展为重症。2022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报告指出,腺病毒肺炎在5岁以下患儿中重症发生率高达12%,远高于普通病毒性肺炎。

家长要记得:孩子如果持续高热超过3天、咳嗽加重、精神差,要高度怀疑是否是腺病毒感染,及时就医别硬扛

你以为孩子反复生病是体质差,其实很多时候是生活环境和习惯在“喂养”病毒

比如:

玩具不常消毒,病毒躲在缝里空气不流通,病毒飘来飘去家长咳嗽不戴口罩,成了“病毒搬运工”

医生的建议很简单:通风、洗手、疫苗三件事,做到位了,孩子能少生一半的病。

孩子生病不是你没尽力,而是你还没认清病毒的套路。认清病毒的底牌,不乱用抗生素、不错过疫苗、不轻信偏方,才是真正对孩子健康负责。

参考文献: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常见传染病防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