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1978年,5岁小孩无意间的一句话,让女邻居发现了藏匿29年的特务

发布时间:2025-04-27 18:30:29  浏览量:1

1978年的黄岩县城还带着农耕时代的暮色。李朝红蹲在自家院子里择菜,突然瞥见对面王金英家虚掩的柴门里,跑出个扎羊角辫的小男孩。这个5岁的孩子边跑边回头,嘴里叼着半块桂花糖,糖纸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囡囡,去王奶奶家干啥啦?"李朝红顺口问道。小男孩停下脚步,圆溜溜的眼睛忽闪着:"学写字呀!"这话像根银针扎进李朝红心里——王金英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怎么可能教孩子写字?

当天夜里,李朝红坐在门槛上纳鞋底,听见对面传来轻微的劈柴声。借着月光,她看见王金英佝偻着背往厨房搬木柴,身影被拉得细长。突然,一个黑影从王金英身后闪过,像是个裹着灰布头巾的老人。李朝红揉揉眼睛,黑影却消失在柴垛里。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朝红留意到三个异常:王金英每晚子时都会提着竹篮出门,回来时篮子沉甸甸的;她窗台上的咸菜坛子换了新的,而黄岩县粮站每月只供应半斤腌菜;更诡异的是,王金英家的烟囱在三伏天竟飘起炊烟——这个独居老人向来只吃冷饭。

1978年的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战备粮票的发行让每个角落都紧绷着神经。李朝红数着王金英家的竹篮进出次数:7月12日、19日、26日,8月3日、10日,每次间隔七天。她偷偷跟着王金英走到镇西粮站,看见这个老妇人用粮票换了整整二十斤糙米——按规定,城镇居民每月定量只有二十八斤,而王金英的户口本上只有她一人。

"这些粮食够三个人吃。"李朝红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她不知道,此时的王金英正跪在祖宅的暗室前,将糙米分成三份:一份拌着野菜煮粥,一份磨成面粉做馒头,最后一份藏在炕洞里。暗室的角落里,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正用树枝在泥地上写着"屠"字。

9月15日深夜,黄岩县公安局的吉普车碾过青石板路。当侦查员掀开王金英家的柴垛时,一块伪装成青砖的石板应声落地。蜷缩在暗室里的"老妇人"猛地抬头,假发滑落露出寸头,左手虎口处的梅花刺青在手电筒光下泛着冷光。

这个名叫屠日炘的男人,曾是黄岩县臭名昭著的"屠二爷"。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前,他将搜刮来的黄金藏在祖宅的夹墙里,带着妻子王金英连夜潜逃。

为躲避追捕,他剃光头发,用布条束胸,扮成耳聋眼花的老妪。29年间,他白天躲在暗室,夜晚借着月光练习女人的步态,甚至学会了用尖细的嗓音咳嗽。

审讯室里,屠日炘的供词揭开了一段血色往事:1943年,他将27名青年村民卖给日军当劳工;1946年,他强占37户农民的土地,用机枪扫射反抗者;1948年,他在国民党溃败前,将300两黄金埋在西郊果园的老槐树下。这些罪行,在黄岩县档案馆的泛黄卷宗里都能找到印证。

1978年12月26日,黄岩县人民法院的判决震惊全城。屠日炘被判处死刑,王金英因包庇罪获刑十年。当警车呼啸而过时,人群中传来低泣声——当年被屠日炘卖掉的劳工家属,捧着褪色的全家福站在街边。

这场跨越29年的追捕,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屠日炘藏在暗室的黄金去了哪里?王金英每月购买的粮食究竟供养了多少人?更令人唏嘘的是,那个教小男孩写字的"老妇人",在被捕前正用炭笔在墙上写着"儿啊,爹对不起你"。原来,屠日炘与王金英的独子在1951年死于饥荒,而墙上的字迹,是他对亡子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