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迷恋刷短视频,有可能得了“强迫症”
发布时间:2025-04-29 15:58:10 浏览量: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从临床上来看,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仅仅是电子产品成瘾,还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其他心理问题,比如强迫症、多动症等。”4月28日,武汉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敏告诉记者,近日,科室来了一位10岁女童,沉迷刷短视频,一会儿大笑、一会儿紧张得直咬指甲,最近演变成整日“录屏”反复检查,吃饭、睡觉和学习成绩都受到影响。
女孩妈妈王女士介绍,“她刷短视频都刷魔怔了,一会儿大笑,一会儿焦虑,一会儿紧张得咬指甲,更让人费解的是,她最近发现女孩一边刷视频一边录屏,刷十分钟短视频,可能要反复看录屏十多遍才能放心。要是中途被打断了,整个人都感觉不舒服,上学会焦虑,放学后作业也不做,总是偷偷翻手机。”
4月26日,武汉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敏正在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医院供图。
“这不单纯是手机上瘾,而是得了强迫症。”经过和女孩的沟通,刘敏意识到,女孩反复录屏的做法,是因为曾在手机上刷到过成年人亲吻的镜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不小心手滑给视频点了个赞后赶紧取消,但是后来频繁刷到同类视频,女孩很怕被身边人发现,于是经常一边刷视频边录屏,刷完一段时间后就再观看录屏,这样可以反复检查,不容易犯错,久而久之,影响了正常生活。
从临床就诊量上来看,在前来就诊的电子产品成瘾的孩子中,约10%的孩子是因为患上了强迫症。刘敏告诉记者,“因强迫症长期刷视频的孩子,和单纯电子产品成瘾的孩子存在本质区别,一般电子产品成瘾的孩子越看电子产品越兴奋,而强迫症小孩表现出来的是越看电子产品越暴躁,仔细询问后,也会发现他们看电子产品都有些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原因。”
“因强迫症而不停刷电子产品的孩子还有些其他表现,家长也可以注意识别。”刘敏提醒,如普通人洗手2分钟就干净了,强迫症患者洗手2小时还觉得“脏”;普通人检查2次门是否锁好,强迫症患者检查2小时都出不了门;普通人文具随意放进笔盒里,强迫症患者每支笔都有固定的位置,放错一根就难受。
刘敏介绍,强迫症不是“小毛病”,而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因无法控制的侵入性念头或重复行为感到强烈焦虑,且通常伴随明显的功能损害,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全方位的伤害,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生活。
孩子出现强迫行为,家长一味强硬制止是不可取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可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关心和安抚,陪孩子一起度过“强迫期”,如孩子的强迫症状从单一动作发展为复杂行为链条,单次强迫症状持续一小时以上无法自行停止、强迫症状出现半年以上,或因强迫症状导致严重失眠或情绪崩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等,建议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