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鼻病毒:比流感更隐蔽的儿童健康杀手,家长必须知道的五个真相!

发布时间:2025-04-28 06:34:14  浏览量:20

最近天气还不稳定,忽冷忽热,很多儿童出现感冒样症状,很少高热,不像春节前流感大流行时候,流感样症状高热不退,但是看似温和的症状背后,可能与鼻病毒感染有关,甚至有些儿童肺炎后反复咳喘,竟然又是鼻病毒是元凶,出乎以往大家对它的认知。

最近儿童喘息比较严重的儿童,追寻病史,大多数既往感染过鼻病毒,所以鼻病毒不仅仅是造成急性感染这样简单,有时它还是导致儿童气道重塑和持续气道炎症原因,所以有必要针对原本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感染后出现肺炎表现,恢复期可能进行抗炎治疗。

最近发现绝大多数是鼻病毒A和C型为主,为什么鼻病毒B型这么少,可能与不同分型导致的临床症状有关,因为相对于鼻病毒B型,A型和B型可能导致肺炎和反复喘息症状,因为住院后检测出来发现,而B型相对症状轻微,家长也不会因为一点儿症状就诊或者做这方面检测。

以下是大家对小小鼻病毒的5个认识误区:

一、鼻病毒:不只是普通感冒的“小角色”**

鼻病毒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客”,全球约50%的儿童感冒由其导致,鼻病毒高变异性,有160多种血清型,感染后无法形成持久免疫力,易反复感染,每年可反复感染8-12次。它分为A、B、C三型,其中C型更易引发低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喘息。 同时它的感染具有隐匿性,约30%患儿感染后无典型感冒症状,却能引发严重的支气管肺泡炎,肺部听诊闻及湿性啰音和喘息音,因为没有发热,故也称为“沉默感染”。

二、为何鼻病毒会导致反复喘息?

近年研究发现,鼻病毒与儿童喘息发作的关联远超预期,鼻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导致儿童反复喘息

1. 直接攻击下呼吸道:鼻病毒可突破上呼吸道屏障,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研究发现,75%的反复喘息患儿支气管灌洗液中存在鼻病毒,并伴随炎症标志物升高。

2. 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患儿感染鼻病毒后,IgE水平越高,症状越重,喘息持续时间越长,甚至导致肺功能下降。

3. 混合感染风险:鼻病毒常与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等叠加感染,加重炎症反应,治疗难度倍增。

最近遇到一个6个月宝宝患儿,感冒后突发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开始以为是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后的病原体却是鼻病毒C型,所以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或者喘憋性肺炎,以往认为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现在不能忽视鼻病毒的江湖地位。

三、最新研究:揭开“沉默感染”的真相

2024年《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一项针对616名反复喘息儿童的研究揭示: 无症状感染占22%:患儿虽无流涕、发热,但支气管灌洗液中鼻病毒检出率高达30%, 但是学龄前儿童感染风险更高,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显著下降。 类型临床研究也很多,提示鼻病毒不仅仅感染本身,而是感染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甚至启动重塑。

1. 症状预警: 最近婴幼儿反复喘息、呼吸费力、夜间咳嗽加重; 或者发热超过3天或伴精神萎靡、食欲下降。

2. 如何早期发现:核酸检测(PCR只能检测鼻病毒,但不能做分型检测,有条件做上呼吸道107项测序,呼吸道快速抗原检测只适合急诊初步筛查。

五、对症为主,警惕过度用药

目前鼻病毒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不能滥用奥司他韦,治疗核心是缓解症状、预防重症,必要时氧疗。

对症处理:退热、补液、雾化缓解喘息。

避免滥用抗生素:仅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

针对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或者喘息严重的儿童需要长期雾化吸入治疗,起到预防目的。不能仅仅控制急性感染症状,更多需要抗炎治疗。

所以,婴幼儿的鼻病毒不仅是普通感冒的“元凶”,更是儿童反复喘息的“隐形推手”。家长需提高警惕,医生应加强筛查,大家一起提高认识,对于原本有过敏体质或者既往有咳喘的需要提供吸入等抗炎治疗。

以上表格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今年第13周检测,鼻病毒大人儿童都可能被感染,甚至基本上排在第1-3位。包括严重疾病住院病例。

不知道各位家长,孩子呼吸道感染时是否做呼吸道鼻病毒核酸或者测序检测?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