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开道、跨区接力!首都交警近一周接连救助伤患儿童
更新时间:2025-04-25 19:03 浏览量:1
最近一周,在首都的大街小巷,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接连上演。首都交警共接到涉及儿童伤病的求助警情31起。这31起救助,每一起都刻不容缓——有北京本地患儿突然晕厥亟待就医的紧急,有河北脑出血患儿跨越省份艰难求治的急迫,更有天津断臂儿童千里来京寻医的急切。危急时刻,首都交警迅速响应,警车开道、跨区接力,成功为患儿们开辟出一条条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生命通道。
4月20日下午1点左右,西城交通支队铁骑民警栗晓凡在复兴桥西北角刚刚处理完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小轿车突然急停在他身旁。司机康先生摇下车窗,满脸焦急地询问前往儿童医院急诊的路线。原来,车上有一名11岁的孩子抽搐晕厥急需就医。
栗晓凡一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跨上摩托车,拉响警笛,风驰电掣般为求助车辆开道。一路上,社会车辆纷纷避让,很快他们便到达了儿童医院急诊门口。此时,孩子已完全失去意识,瘫软无力,康先生一个人根本抱不动。栗晓凡见状,急忙跳下摩托车,一个箭步冲过去,稳稳地抱起孩子,朝着急诊室飞奔而去。直到将孩子安稳地放在病床上,交到医生手中,他才松了口气,默默转身离开。
经过急诊医生的全力救治,孩子很快恢复了意识。康先生这才想起要感谢救命恩人,可四处张望,交警却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事后,康先生特意拨打了122报警电话,询问好心交警的姓名:“孩子在车上突然发病,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感谢那位交警同志了,关键时刻让我感受到了首都公安的力量!”
4月19日18时左右,夜幕渐渐降临,城市的喧嚣与霓虹一同升起。交管部门接到了来自天津的群众求助:一名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摔断了手臂,在当地医院做了紧急处理后,正搭乘救护车赶往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进一步治疗。
救护车行驶至北京东四环大郊亭桥附近时,恰逢周六晚高峰,路上车流如织,司机对北京的路况又不熟悉,心急如焚之下,只好向交警求助。交管部门迅速做出反应,紧急启动救助机制。一时间,警灯闪烁,警笛长鸣,一场跨区接力援助行动紧张展开。
朝阳交通支队、昌平交通支队的民警迅速就位,接替驾车在前方开路。警车引领救护车巧妙地在车龙中穿梭,终于,在19时15分,成功将求助车辆护送至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在拥堵的晚高峰中为孩子的断臂接续抢出了黄金时间。事后,天津市急救中心及患儿家属也拨打了122报警电话,对危难时刻首都交警施与的援手表达了深深感谢。
4月18日12时53分,交管部门雨天中接到报警,一辆来自河北省的救护车正行驶在京藏高速进京方向,车上躺着一名年仅12岁的脑出血患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孩子急需转往天坛医院抢救。可雨天路滑,司机又人生地不熟,急需首都交警的协助。
接警后,交管部门迅速启动紧急救助机制,第一时间部署昌平、海淀、丰台交通支队的民警做好接力护送准备,并与求助车辆保持密切沟通,确认车辆准确位置。几分钟后,昌平交通支队民警在沙河收费站看到了那辆搭载患儿的救护车。
“跟着我,跟着我!”交警大声招呼着,随即驾驶警车在前方引路,并不时提示其他车辆予以避让。在昌平、海淀、丰台交通支队民警的接力护送下,救护车一路疾驰,安全且快速地抵达了天坛医院,为患儿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每一次救助都是与时间赛跑,都是一次生命守护。栗晓凡告诉记者:“我们只是做了身为民警该做的事,这是责任,也是使命。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定会全力以赴。希望能用我们的行动,让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多一份安心,也让这座城市充满更多温暖与力量。”
记者: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