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九色光”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给儿童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

更新时间:2025-04-25 16:45  浏览量:2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重庆市科协推荐的唐元华、红医亮“健”科普团队、“九色光”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项目分别荣获最美科技志愿者、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我们将在《科技智惠行动》专栏中陆续讲述这些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故事,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志愿服务事业,为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团队简介

“九色光”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项目成立于2021年,由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重庆市江津区科普志愿者总队管理运营。该项目通过整合政府、学校、社区及公益资源,构建了五社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沉浸式减灾防灾科普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及家庭的灾害应对能力。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该项目形成了一套儿童减灾防灾科普行动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儿童意外伤害,不仅给孩子健康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威胁,也给受害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备受社会关注。

如何减少和避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儿童减灾防灾科学普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近日,记者采访了“九色光”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项目负责人左军。

“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左军说,项目以科技为支撑,以爱为纽带,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技能培训、组织体验互动等一系列沉浸式减灾防灾科普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减灾防灾意识与应对灾害能力,给孩子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安全的“彩虹路”。

初心

为儿童安全架起一座科普桥梁

“回不去的遗憾,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军说。几年前,在江津区麻柳小学,有一名女学生不小心被开水烫伤,父母用牙膏和菜籽油涂抹患处,结果导致小女孩手臂留下了一大片难看的疤痕。小女孩对志愿者说:“如果父母不信偏方,我是不是就不会留疤了?”小女孩的遗憾,深深地刺痛了左军等志愿者的心。左军告诉记者,我国儿童意外伤害形势严峻,每年约6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令人痛心。类似小女孩被开水烫伤,而家人轻信偏方带来的伤害数不胜数,令人惋惜。

2021年,在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重庆市江津区科普志愿者总队的大力支持下,“九色光”儿童减防灾科普行动项目(简称“九色光”项目)正式成立。“项目名称源于神话九色鹿,象征善良、正义与祥瑞,寓意驱散儿童安全隐患的阴霾。”左军说,项目精心设计了9大板块,以9种颜色对应9种儿童危害:红色对应火灾,橙色对应交通事故,黄色对应溺水,绿色对应生活环境类意外事故(如触电、高处坠落),青色对应食物中毒,蓝色对应心理健康问题(如校园欺凌、心理压力),紫色对应社会侵害(如拐卖、性侵害),黑色对应自然灾害(除地震外,如洪水、泥石流),白色对应意外窒息。“九色光”项目的诞生,为孩子平安成长上了把“安心锁”。

行动

从儿童安全出发开展系列活动

1月22日,江津区科协、江津阳光社工中心联合在江津区桥南社区举办了以儿童“生存训练营”为主题的科普培训活动。“在当日的培训中,我们着重教导儿童在遇到火灾时,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何弯腰低姿前行等应对方法。”“九色光”项目科普志愿者秦茂华说,这是红色对应的火灾风险培训的其中一个案例。秦茂华介绍,除了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等板块的生存技能培训外,他们还开展如黄色、绿色、青色等板块的情景化训练。

3月13日,由江津区科协、江津区教委、江津阳光社工中心组织的“九色光”减防灾科普活动走进江津区朱杨小学。科普志愿者让孩子们用一本书和一支笔模拟司机驾驶时的场景,从而直观感受视野盲区的存在。同时,组织孩子们进入驾驶室,直接观察视野盲区的范围,并告诉孩子们“唯有被看见,方能安全”的道理。

“九色光”项目亮点纷呈,成效显著。该项目打破传统模式,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融入趣味互动中。随着“九色光”项目持续推进,儿童应对危险的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

拓展

让减灾科普惠及更多儿童

近日,巫山县科协组织科普志愿者,深入校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讲活动。活动中,志愿者详细讲解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了每一条准则背后的极端重要性。

左军介绍,“九色光”项目得到了各地政府、学校、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九色光”项目在壹基金、腾讯公益等公益力量的支持下,赋能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训练营,形成良好公益生态,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广泛传播效应。

2021年启动以来,“九色光”项目累计开展生存训练营201场,组织1575名志愿者服务11467个家庭。2024年扩展至巫山等6个区县,赋能6家社会组织举办126场活动,惠及21000余名儿童,为增强公众科学防灾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策略。线下,在学校、社区开展活动,发放应急小册子10000余册。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视频与活动录像,累计播放量10万+。此外,“九色光”项目还与传统媒体合作进行深度报道,有效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并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九色光”项目凭借创新理念、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显著成效,在儿童减灾防灾科普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在该项目的助力下,许多孩子的命运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