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自费疫苗怎么选?哪些宝宝要慎打?一文带你理清关键!

更新时间:2025-04-25 14:03  浏览量:2

2025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

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疫苗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或者患病风险,就像给自己增加一件铠甲,对抗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侵袭。

“自费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免费疫苗都打了,自费的还有必要吗?”

这是门诊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划重点:

1.自费疫苗≠可打可不打:

它们和免费疫苗(一类苗)共同构成“免疫防护网”,覆盖如肺炎、流感、手足口等更多高风险疾病。

2.性价比之选:

花小钱防大病,尤其对体质较弱、易感染的宝宝,提前接种能减少就医风险。

3.政策支持:

国家鼓励“知情、自愿、自费”接种,家长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按年龄+需求选疫苗: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1.0-1岁新生儿期:筑牢基础防线

关键词:防重症、早接种

- 13价肺炎疫苗

推荐理由:预防肺炎球菌感染(5岁以下儿童致死率较高),建议6月龄内启动接种,保护效果最佳。

注意:不同品牌接种程序不同(如进口/国产),需提前咨询医生。

- 五联疫苗(脊灰+Hib+百白破)

推荐理由:一针抵五针,减少接种次数,适合怕疼的宝宝,同时预防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5种疾病。

- 轮状病毒疫苗

推荐时机:6周龄-32周龄口服,赶在秋季腹泻高发前接种,降低脱水风险。

2.1-3岁幼儿期:防传染、护入园

关键词:集体环境、高传播性疾病

- 流感疫苗

必打理由:每年秋冬必接种!幼儿园是流感“重灾区”,6月龄以上即可接种,建议全家一起打(形成“家庭防护圈”)。

- 手足口病疫苗(EV71型)

重点防护:预防导致重症的EV71病毒,6月龄-5岁接种,越早越好(病毒不分季节)。

- 水痘疫苗

入园必备:满1周岁接种第一针,4岁加强,避免因水痘隔离影响学业。

3.青少年及成人:查漏补缺

- HPV疫苗:

9-45岁女性可接种,预防宫颈癌,越早接种抗体滴度越高。

- 带状疱疹疫苗:

50岁以上人群推荐,降低“缠腰龙”发病风险,减轻老年疼痛困扰。

这些情况需谨慎!

自费疫苗接种禁忌清单

绝对不能接种的情况(暂缓或不接)

1.严重过敏体质

对疫苗成分过敏(如鸡蛋、酵母、抗生素):曾因接种疫苗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急性反应。

典型案例:对流感疫苗中卵清蛋白过敏者,需避免接种流感疫苗。

2.急性疾病发作期

发热(>37.3℃)、急性腹泻、肺炎等:此时免疫功能紊乱,接种可能加重反应。

建议:等症状完全消失≥1周后,再预约接种。

3.免疫缺陷或抑制状态

如白血病、艾滋病患者,或正在使用激素、化疗药物者:疫苗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需医生评估的情况(谨慎接种)

1.慢性病稳定期

如哮喘、癫痫、糖尿病:需控制病情≥3个月,经医生确认后接种(部分疫苗需调整剂量)。

2.神经系统疾病史

如未控制的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接种前需神经科医生会诊,评估风险。

3.凝血功能异常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避免皮下或肌肉注射疫苗(可能引发出血),可选择口服剂型。

接种前3步走,安全护娃不踩坑!

1.提前“备课”:

查看疫苗说明书,了解成分、作用和可能的反应(如低热、红肿属正常)。

对比不同品牌差异(如国产13价肺炎疫苗可覆盖6周龄婴儿,进口需6月龄起)。

2.如实告知健康史:

主动说明宝宝的过敏史、近期用药(如抗生素、退烧药)、既往接种反应。

例:正在服用益生菌不影响接种,但服用免疫调节剂需告知医生。

3.留观+护理要点:

接种后在卫生院留观30分钟,警惕急性过敏(如全身皮疹、呼吸急促)。

回家后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内不洗澡,可用冷敷缓解局部红肿。

成人携带身份证、儿童需携带儿童户口本或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

常见误区答疑

★“自费疫苗这么多,全打会不会过量?”

不会!疫苗剂量经过严格安全验证,联合接种(如五联疫苗)还能减少总剂量,更科学。

★“等宝宝大了再打自费苗,是不是一样?”

错!部分疫苗有最佳接种窗(如轮状病毒疫苗超32周龄不可接种),早打早保护。

★“进口疫苗一定比国产好吗?”

不一定!国产疫苗质量等同进口,且更适应国内疾病谱(如国产手足口病疫苗覆盖率更高)。

最后提醒:

自费疫苗的选择是“个性化”的,没有“一刀切”的方案。建议家长结合宝宝体质、生活环境(如是否常去公共场所)和医生建议,制定专属接种计划。

资料来源:山东疾控、莱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