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宜宾叙州:探索“爱心妈妈”关爱儿童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4-24 19:04  浏览量:2

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妇联立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局,以“守护花蕾”爱心志愿服务行动为载体,创新打造“三大抓手、三个关口、三大资源”的“3+3+3”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精准化、可持续的“爱心妈妈”关爱儿童新路径。

找准“三大抓手”,筑牢关爱服务基础

为切实掌握困境女童底数,叙州区妇联以调研为抓手,在全区“两类女童”中抽取107名女童开展全覆盖调研,摸清女童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周边环境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困难,为精准结对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叙州区妇联坚持结果导向,突出抓好闭环管理,建立完善“队伍招募、精准结对、培训赋能、强化保障、宣传展示、支持激励、终止退出”全链条闭环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志愿者与困境女童结对服务率达100%,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叙州经验。

该区妇联将‌立体宣教作为结对关爱的有力抓手,原创《心向阳光》防性侵课桌舞、《家有阳光》家庭教育主题曲等文化作品,在省市区推广,全网传播量超100万+;推出《爱≠暴力》《风哥说家庭教育》等分众化短视频,覆盖家庭、学校、社区多元场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挖掘爱心妈妈典型事迹,广泛推送宣传,通过榜样力量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严把“三个关口”,提升关爱服务质效

叙州区妇联始终将爱心妈妈招募的条件放在工作首位,精准从严把好“入口关”,通过“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招募志愿者,严格审核身份背景,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实现1217名女童“一对一”结对,从源头保障服务安全性。

同时,为确保招募的“爱心妈妈”能有效发挥作用,该区妇联把“培训赋能关”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联合区平安办召开“守护花蕾”爱心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会、推进会、培训会,分类分层分批全覆盖开展志愿结对服务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妇联干部统筹协调和志愿者服务能力。

据了解,叙州区妇联建立“区级包片+入户走访+问题销号”督导机制,开展全覆盖走访5949次,宣传家庭教育、生活技能和心理健康等知识,形成帮扶记录5000余条,协调解决心理健康、困难救济等问题15个,发放青春期女童关爱包裹871份,从严把好“质效关”。

整合“三大资源”,凝聚关爱服务合力

为切实打消志愿者后顾之忧,夯实工作推进保障,叙州区妇联积极对上沟通协调,争取省市专项经费,为1217名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发放服务补贴;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社会捐赠,慰问困境女童914名;组织“2024年久久公益节春蕾计划”超级一起捐,筹集助学金金额居全市首位;整合省市妇联资金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柏溪街道金江社区、文泰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师实操和维权站点建设。

据悉,叙州区妇联还通过整合多方社会资源,为123个村(社区)妇联赠送维权法律、儿童文学、心理健康等书籍;为15个村(社区)赠送户外音箱、儿童玩具;升级打造区妇儿中心心理辅导室,为中小学生提供校外心理辅导30余人次;建立完善村(社区)维权站点42个,依托儿童之家、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常态化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假期暑托和陪伴成长等关爱维权服务。

同时,该区妇联把队伍资源作为志愿服务的有力加持,购买律师事务所专业服务,在17个乡镇(街道)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公益普法教育活动;购买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在全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活动414场(次)、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活动695场(次);与防性侵专业社会组织合作,培训“家有阳光”家庭教育种子教师58名、“心向阳光”妇女儿童维权种子教师57名、亲子阅读指导师7名,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向专业化、社会化延伸。

从精准帮扶到机制创新、从资源整合到社会动员,叙州区“3+3+3”模式既以春风化雨之姿厚植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又以民生关切之智诠释基层善治创新路径。这一实践不仅为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更为新时代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鲜活样本。(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