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江苏:坚持儿童本位、法治引领,构建普惠优质学前教育体系 | 厅长话“新法”

更新时间:2025-04-24 16:41  浏览量:5

民小编说

江苏省立足普惠公平、优质发展理念,深度践行儿童本位教育观,通过课程游戏化改革激活儿童主体性发展,以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师资队伍扩量提质筑牢发展根基。下一步,江苏省将以学前教育法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提请修订地方条例精准对接法律精神,深化普及普惠县区创建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加强教师能力建设与课程质量监管,确保依法治教要求全方位落实。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探索实践——

江苏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陈鹤琴先生创立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到陶行知先生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教育家们秉持的“一切为儿童”理念代代传承,为江苏学前教育事业铺就坚实底蕴。当下,江苏紧扣国家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将普及普惠学前教育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完善体制机制、补齐资源短板、提升教育质量,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9.66%,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近93%,基本构筑起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秉持普惠初心,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一)深度践行儿童本位理念

推行普惠园服务区制度,保障儿童就近入园权益,推进教育公平。关注流动儿童,2012年率先颁布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将流动儿童入园纳入法规考量,推动省内入园就读的外省流动儿童从2012年的15.99万名增长到2025年的23.99万名;关爱留守儿童,出台《江苏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留守、困境儿童营造温暖成长环境;聚焦特需儿童,将特殊教育对象从传统三类拓展到当下九类,以普通学校为主体建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1.94万名特需儿童顺利随班就读,融入同龄群体,共享成长机遇。

(二)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

针对幼儿园课程没有真正贴近儿童、活动不够主动活泼、游戏精神没有充分落实、课程不够完善、质量不够高的现状,2014年,我省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该项目是一个课程改革项目,也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精神的具体举措。十年来,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亿元,建成406个项目,学前教育样态发生明显转变。其一,儿童活动主体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学习和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活;其二,教师观察、理解和支持儿童的专业意识大幅跃升,为不同发展水平儿童提供适宜支持的认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同步进阶;其三,幼儿园环境亦焕然一新,室内外空间尽显开放性、多样性和探索性,契合儿童兴趣偏好与发展诉求,活动资源配置愈发科学合理。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阶段,我省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关注和解决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中的观念问题、能力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生态问题。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实施路径,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三)不断夯实多元保障根基

财政投入上,全省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由2012年的200元提升至目前的650元;督导评估维度,全省53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进一步推动各地履职尽责;资源配置层面,指导各地“一县一策”调整优化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规范管理方面,强化普惠民办园监管,严格执行登记注册等制度,守牢幼儿园办园底线。师资队伍建设上,在配齐配足队伍的同时重视教师职后发展,幼儿园专任教师从2012年的9.47万名增加到2024年的16.55万名,全省专科以上园长和教师占比97%以上。

二、深入学习领悟,准确把握法律核心精神

教育良法善治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学前教育立法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推进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凸显了党和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坚定决心

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原则、目标和基本制度,将党的教育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决策部署,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学前教育朝着公益性、普惠性、规范性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回应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法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保障机制不完善、保教活动科学性不足等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做出系统的制度规范,在条文中明确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倾斜等相关要求。

(三)体现了以学前儿童为中心的立法导向

设立“学前儿童”专章,明确尊重儿童人格和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保育教育,维护特需儿童等各类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教育者心中有戒尺,行动有依据,切实为亿万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起坚实的保障壁垒。

三、推动依法治教,托举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一)深耕法治精神,汇聚社会共育之力

组织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学前教育法,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法律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推动各方真正理解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念。加强家园社协同育人和幼小科学衔接,形成全社会关注学前儿童、关注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儿童都能在全方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

(二)夯实政府主责,筑牢儿童权益之基

一方面,紧随学前教育法顶层架构,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细化儿童保护、幼儿园托育服务实操条款,确保法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持续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创建,健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逐步探索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改造提升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聚焦质量跃升,铺就儿童成长之路

面对学前适龄儿童减少的时代新问题,持续优化幼儿园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幼比,让每个儿童都能遇良师;持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规范保教行为,让儿童自主、自由、自发地活动;推动普特融合,让特需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满足各类家庭“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教育期盼。

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学前教育事业迈向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江苏将以此为契机,砥砺奋进、直面难题,以更加鲜明的法治意识和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落实学前教育法,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为全体儿童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教育强国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①扫码订阅2025年《人民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