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要从儿童管起!上海市儿童医院肥胖门诊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
更新时间:2025-04-24 08:37 浏览量:4
“身高165cm,体重96kg。”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中医联合(MDT)减肥门诊的西医诊疗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丽雅为患者东东(化名)测量了身高、体重、腹围、腰围,并详细询问家长,孩子的饮食、行为习惯,体重变化等情况。
今年就读初中的东东从小就长得壮,随着年龄增长,体重也一路飙升。“之前觉得他胖、挺可爱,这两年,体重一年比一年长的厉害。”东东的妈妈说,自己也在给孩子减肥,可没什么效果。
就诊现场
“血压之前有测量过吗?现在测下来,血压有160/96mmHg。”检查完身高体重等,许丽雅为东东测量了血压、听了心跳。“平时有头晕或者不舒服的情况吗?”询问中,东东说自己每次剧烈运动之后会比较喘,偶然会头晕,出汗也比较厉害。
“脖子这里发黑多久了?”查体时,东东脖颈处的黑棘皮引起了许医生的注意,她皱起眉,立即检查其腹部有无紫纹。“黑棘皮、腹部紫纹,这些都是代谢紊乱的信号。目前检查下来,他的代谢是有些紊乱的,这些和肥胖都是有关系的,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许丽雅根据东东的情况,开出了血糖检测、胰岛素抵抗检测、脂肪肝及脂肪堆积检查。
“判断青少年儿童体重超标与否,我们通常不使用成人BMI标准(身体质量指数),而是参照儿童BMI曲线。”许丽雅指着诊室墙上的《中国2-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曲线图》,说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专属的BMI标准,超出合理范围的才可以判断为超重。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超重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又白又胖是营养好、有福气的表现,这其实是家长常见的认知误区。
许丽雅坦言,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远超多数人的认知。生理层面,肥胖儿童常伴随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高血压,显著增加青少年期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她说,“肥胖儿童中约40%存在脂肪肝,30%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骨骼系统负担加重易引发关节变形、扁平足等问题,同时性早熟风险较正常体重儿童高出3—5倍,可能影响终身身高。”心理层面上,肥胖儿童因体型遭受同伴歧视的概率达67%,易形成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社交能力与学习效率同步降低。
更严峻的是,儿童期肥胖约80%会延续至成年,使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年龄提前1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肥胖儿童成年后医疗支出比正常人群高出30%,这不仅威胁个人健康,更将加重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
完成西医诊疗,东东妈妈带着他来到隔壁的中医诊疗区问诊。“我们在其他医院也在做中医减肥的调理,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东东妈妈告诉接诊的中医科医生崔庆科。经过脉诊、查看舌苔、问诊,崔医生给出了建议,“你是肥胖中的脾虚湿盛型,中医讲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体。中医讲胖人多痰、多湿,脾失健运,所以水湿不化,所以脂肪都粘在你身上不可能走,在平时生活中尤其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平时辣的、油腻的、甜的、冷的少吃,饮料换成白开水,要适当增加运动量,你能先做到这些吗?”在得到东东肯定的回答后,崔医生继续说:“我们先坚持一个月,看看效果,我会给你开小药丸,只要贴肚子上,就有一定的健脾运化水湿的功效,能够协助减肥。”
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中医联合减肥门诊以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构建儿童单纯性肥胖精准干预体系。门诊由内分泌与中医专家共同坐诊,西医以多学科协作模式应对代谢危机。中医侧重体质调理,采用穴位敷贴、针灸推拿等增强代谢,配合炒米茶等代茶饮,调理患者体质,控制体重反弹,形成“西医急救疏浚,中医整体调护、全程协同增效”的模式,致力重塑儿童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