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肥胖的3大误区,千万别“中招”!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9:16 浏览量:15
“每天最好保持四十分钟的运动量,周末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运动时长可以在一个小时左右……因为孩子现在体重超重,建议可以选择游泳、骑车、打球这类运动,尽量不要跳绳……”
近日,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西路院区)的肥胖专病门诊诊室,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丽雅正事无巨细地叮嘱着前来咨询孩子减重问题的家长,“可以加一下我们的患者减重微信群,大家可以互相打卡督促。三个月后,再带孩子来复诊下。”
眼下,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的一大健康问题。最新统计显示,我国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很多家长认为‘小时候胖点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这其实是误区。”许丽雅告诉记者,如果不及时干预,约60%的肥胖儿童会延续到成年,增加慢性病风险,影响孩子生活质量。
“孩子从小就爱吃零食,现在体重已经超过标准值20斤,学校体检显示有脂肪肝倾向,我们很担心。”“我们夫妻俩工作忙,平时孩子由老人照顾,饮食上难免放纵。现在孩子才11岁,体重就快赶上成年女性了,跑几步就喘,体育课都跟不上。”这是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的肥胖专病门诊候诊区,不少等待就诊的孩子家长的“烦心事”……
“为避免对生长发育和心理造成影响,家长在发现儿童明显发胖后,应及时前往专病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许丽雅建议肥胖患儿家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儿童肥胖问题,上海市儿童医院打造“精准医学+全周期管理”诊疗体系。依托国际先进的代谢检测技术,医疗团队从内分泌功能、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度筛查,精准锁定肥胖“元凶”,同时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由内分泌科、中医科、营养科、运动康复科等专家共同参与,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方案。
“儿童青少年减重的难点在于,一些成年人常用的减肥方法,如生酮饮食、药物减肥等都不适用。过于激进的减肥策略,如过度节食还可能诱发厌食症的问题。因此,对于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可行的策略就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及睡眠充足。”
许丽雅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会担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节食是否会影响正常发育。事实上,如果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量,儿童完全能够吸收到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减重的另一个关键则在于运动。
目前,儿童青少年运动的动力和机会相对较少,对此,家长应努力创造一些运动场景,陪伴孩子健康运动;睡眠对于体重也非常关键。充足的睡眠能帮助肥胖儿童调整激素分泌,从而为减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能改善身高。“只要肥胖早期能够有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以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大多数单纯性肥胖儿童都可以实现减重。”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近年来还与多所中小学开展合作,举办健康宣教活动,“儿童减重需要家庭、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希望通过‘医校家’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许丽雅同时呼吁,“希望家长和社会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健康问题才重视体重管理。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应从小开始。”
在这里,
上海市儿童医院为大家整理了
一些儿童肥胖的常见认知误区,
一起来看~
误区1:儿童发育后自然会瘦
辟谣:如果日常热量摄入没有低于消耗,即使处于青春发育期,孩子也不会自然变瘦。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也要注意控制体重快速增长。
误区2:牛奶当水喝更营养
辟谣:过多饮用牛奶会导致儿童摄入更多脂肪,并不利于健康成长。同样,用果汁、汽水等替代日常饮水也不可取。需要提醒的是,儿童在减肥阶段饮水应当充足。
误区3:身高比体重更重要
辟谣:一些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身高,唯恐其将来长不高。但体重问题也同样重要,超重往往会引发更多健康问题。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