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河南7岁小孩查出慢性肾炎,去医院检查,医生:家长忽略了俩点
更新时间:2025-04-20 19:38 浏览量:3
资料来源:
[1]黄艳茹,仇冰冰.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6):135-138.
[2]郑丽芳.凉血抗敏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4,43(08):23-24.
[3]张宇昕,田传玺,田佳星.仝小林院士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小儿肾炎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24,44(03):303-306.
因为父母都去外省打工,7岁的李明明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于这个独孙,老夫妇可谓疼爱有加,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李明明不吃饭,爷爷奶奶就给他买炸鸡汉堡,他不喝水,爷爷奶奶就给他买橙汁可乐。甚至还李明明买了昂贵的游戏机,常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李明明妈妈知道后多次打电话要求爷爷奶奶没收游戏机,他们却说:“小孩子玩儿个游戏又没啥。”时间一长,李明明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2018年7月18日早晨,奶奶正用毛巾给李明明擦着脸,却发现他的脸好像肿了一圈,就连眼睑也好像注了水一般紧绷发亮,奶奶想着可能是孙子昨天晚上打游戏时候可乐喝多了,便也没有多管,便开始给他穿裤子。可是平时穿着非常宽松的阔腿裤,此时竟然有些紧绷,用了好大的力气才给李明明穿上,勒得他不停大叫。奶奶以为孙子又胖了,便给他换成了短裤。
到饭桌上奶奶给李明明做了他最爱吃的泡面和煎蛋,可是李明明刚闻了一下就推开,旋即竟然干呕了几下,爷爷无奈只好出门给他买了炸鸡汉堡,李明明这才停止了哭闹。然而刚吃了几口,李明明便捂着肚子在地上吐了起来,边呕吐边大哭起来。
爷爷见状急忙把他抱到卫生间,李明明便开始了更为剧烈地呕吐,直到胃里的酸水都快吐光了才停了下来,连哭的力气都没了,坐在马桶边微弱喘息着。爷爷看着孙子此时脸色苍白,嘴唇发灰,眼睑和脸颊的水肿更重了几分,甚至连五官都有些变形,吓得不知所措。以为是孙子食物中毒的他急忙抱起李明明冲去了医院。
医生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即进行了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结果显示:血肌酐值为180 μmol/L,提示肾功能受损。尿蛋白定量为350 mg/24h,说明肾小管功能异常。尿液比重为1.010,显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C-反应蛋白(CRP)为35 mg/L,表明体内有炎症反应。肾脏超声显示双肾体积略大,肾实质回声增强,无结石。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
李明明的父母听到儿子患上了肾炎,连夜赶到了医院,医生嘱咐道:“李明明的肾功能已经受到一定损害,目前是慢性肾炎的早期阶段。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减缓肾脏的进一步损伤。每天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但避免过多饮水引发水肿。此外,李明明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血液和尿液检查,确保病情没有加重。如果出现尿量减少、持续疲劳或肢体浮肿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最后,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经过这件事,李明明父母决定将孩子领到身边。他们从网上学习了肾炎康复饮食,调整了家里的饮食结构。家里不再做任何含高盐、高脂肪的食品,所有食材都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与此同时,李明明的父母严格监督他按时服药,每次吃药时,他们都会耐心提醒,并记录每次的用药情况,以确保不漏服任何一剂。
他们还为李明明安排了适当的运动,虽然避免了剧烈活动,但每天都会带他做些温和的散步和轻松的瑜伽,帮助改善体力和增强免疫力。为了确保李明明的作息规律,父母还为他制定了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每晚准时睡觉,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经过三个月的严格管理,李明明的复查结果让医生和父母都松了一口气。李明明血肌酐值已降至145 μmol/L,尿蛋白定量减少至150mg/24h,显示出肾脏功能的显著改善,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医生看着复查结果,露出微笑:“你们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李明明的肾脏功能得到了有效控制。”李明明的父母听后,眼中闪烁着泪光,内心的愧疚和负罪感也减轻了几分,知道努力方向没错之后,他们就将这些习惯继续坚持了下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降临在了这个小家。李明明的父母最近注意到,李明明起床或者睡觉时总是总是揉着腰部,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起初,他们以为只是他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当导致的腰痛,便没有太过在意。
直到2019年8月18日,李明明正在系鞋带准备出门,妈妈看到他蹲下去时,明显有些动作迟缓,甚至站起来的时候都要靠着墙壁支撑。她轻声问他:“明明,腰疼了吗?是不是又跑太多了?”李明明勉强点了点头,出门的时候他也是拖着脚步走,一瘸一拐地,没走两步就要停下来歇一会儿。为了不误课,妈妈决定晚上再带儿子去医院检查。
到教室后李明明刚准备坐下,便感觉一阵刺痛从腰两侧传来,仿佛有尖锐的利器刺入了腰侧,疼得他当时就趴倒在桌子上,捂着腰开始大哭起来,老师听到后急忙过来查看情况,却发现李明明此时脸色苍白,嘴唇发灰,眼睑肿的几乎看不清眼睛,本来大哭的他声音逐渐微弱,只是捂着腰不停颤抖。老师急忙打了急救电话,将李明明送到了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立即采取了急救措施,之后便进行了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李明明的血肌酐值为342 μmol/L,明显超过正常范围,提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尿液分析显示蛋白尿和红细胞尿,表明肾小管和肾小球已受到严重损害。最令医生担忧的是,李明明的肾小管浓缩功能明显丧失,导致其尿量急剧减少,24小时尿量仅为50毫升,且尿液呈深黄色,含有大量泡沫。综合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肾衰竭。
医生对李明明的父母说道:“根据李明明的检查结果,他的肾功能已经严重衰竭,进入了慢性肾衰竭的失代偿期,目前他的肾脏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了水肿和电解质紊乱。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意味着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已经遭到破坏。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李明明需要立刻开始透析治疗,并进行严格的药物干预。”
李明明的妈妈听完后,脸色变得苍白,眼神迷茫,嘴唇微微发抖:“肾衰竭?怎么可能?李明明才十岁,之前虽然有肾炎,但是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坚持锻炼,怎么就能恶化呢?”她的声音颤抖,眼泪不禁涌上眼眶。她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眼前的诊断结果。
医生见她如此震惊,叹了口气:“李明明的这种情况确实非常奇怪,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指标都在恢复,而且按照你所说,明明这段时间生活非常规律,不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恶化成为肾衰竭,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为了弄清楚情况,医生详细询问了李明明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息,果真发现了端倪。
知道真相的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真的是无知啊!虽然你们为李明明已经做的面面俱到,但是百密终有一疏,这三种食物对于大人来说吃起来无关紧要,但是孩子是万万不能多吃,尤其是像李明明这样肾脏本来就已经受损的孩子,过量食用和吃毒药没有任何区别啊!”
李明明的肾衰竭,并非一开始就注定,而是因为家长在对他的饮食管理上存在严重疏忽,错误地认为一些蔬菜对身体有益,却忽视了它们对肾脏的潜在伤害。这种失误在几个月前开始悄然积累,最终导致了李明明的慢性肾炎恶化,进入了无法逆转的肾衰竭阶段。
第一种食物——菠菜
李明明的父母一直认为菠菜是营养丰富的蔬菜,特别是铁和维生素含量高,适合补充孩子的营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钙,草酸钙的沉积在肾脏中会形成结晶,长期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发肾脏结石。在家长的疏忽下,李明明几乎每天吃到菠菜,尤其是家长在做汤的时候,总是习惯放上大量的菠菜。李明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他并不知情地吃了大量的菠菜,这让他肾脏的负担逐渐加重,原本就有轻微肾损伤的慢性肾炎进入了恶化阶段。
第二种食物——番茄
另一种家长认为对孩子有益的食物是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然而,番茄中的钾含量极高,尤其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孩子来说,过多摄入钾会导致高钾血症,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李明明的父母常常给他做番茄炒蛋或者番茄汤,甚至有时候番茄作为主食的配菜,每天一大盘。李明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吃的番茄量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摄入量,而钾的积累逐渐影响了他的肾脏和心脏功能,导致了肾功能的持续下降。
第三种食物——胡萝卜
胡萝卜作为一种健康的食物,家长认为它对眼睛、皮肤有益,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纤维,适合孩子成长时期的营养需求。然而,胡萝卜中的高纤维成分,对肾脏功能已受损的李明明来说,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纤维需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李明明每天吃上几根胡萝卜,或者是胡萝卜做的菜肴,都对肾脏产生了附加负担。在没有及时意识到食物中的高纤维会对肾脏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李明明的父母继续为他提供大量胡萝卜,忽视了食物对他健康的累积性损害。
总结而言,这三种看似健康的蔬菜——菠菜、番茄和胡萝卜,在李明明的肾脏出现问题后,却成了加速病情恶化的“隐形毒药”。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食物大多数是无害的,但对李明明这样肾功能逐渐受损的孩子而言,却是致命的。家长的疏忽和错误认知,最终让李明明的慢性肾炎演变为肾衰竭,失去了及时治疗的机会。
(《纪实:河南7岁小孩查出慢性肾炎,去医院检查,医生:家长忽略了俩点》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