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民政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强化保障、创新举措惠及千万残疾人

更新时间:2025-04-19 01:52  浏览量:3

民政部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

2025年4月14日,民政部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季度以来在民生保障、社会事务管理、养老服务等领域的重点工作进展,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其中,残疾人福利保障与服务优化成为重要议题,多项政策与数据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群体权益的高度关注。

第一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

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截至2月底已惠及1188.9万困难残疾人和1635.1万重度残疾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3138人,“全程网办”申请109795人。
印发《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和《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持续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指导试点地区全面启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
召开第八次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部际联席会议,推动康复辅助器具消费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范围。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

落实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加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切实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987.1元,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527.1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515.9元。健全孤儿保障制度体系,印发《“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办法》,加大精准资助力度,让广大孤儿安心读书、专心学习,进而成长成才、报效国家。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关爱帮扶,会同10部门印发《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精准关爱帮扶行动方案》。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助残服务水平

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将孤残儿童护理员等职业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健全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残疾人护理服务专业化发展。例如,支持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计划到“十五五”末持证人员占比超80%,为残疾人照护领域输送高质量人才。

未来工作重点:深化服务与保障创新

持续强化低收入人口认定、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指导各地深入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探索构建“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力”的运行机制。出台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政策措施,做好“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做好《婚姻登记条例》宣传贯彻和政策解读,制发《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组织推荐遴选第三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深入实施“精康融合行动”,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组织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深入推进老年阅读工作。启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指导各地开展创建工作。加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相关工作。研究制定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2025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持续深入开展首批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工作。持续强化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保障机构养育儿童生命健康安全。持续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关爱工程,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加快推动健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慈善信托、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管理等慈善领域法规制度。持续开展“中华慈善奖”评选工作。

此次新闻发布会彰显了民政部门在残疾人保障与服务领域的系统化布局,通过政策完善、服务创新、人才支撑等多维度发力,切实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未来,随着托养照护、社区康复、辅具补贴等举措的落地,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将更加健全,助力实现社会包容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