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工作典型案例(3)】农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手机依赖”心理的矫治——长岭县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案例
更新时间:2024-11-19 17:00 浏览量:3
长岭县儿童主任唐大姐运用叙事疗法给困境孩子的生命故事赋予新的意义,注重孩子们对自己故事的叙说和建构,从消极的问题故事中找出积极的、例外的故事,激励困境儿童正确看待事物,有效矫治其行为偏差。
基本情况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超,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母亲在他3岁时离家出走、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妹妹智力二级残疾,年近古稀的奶奶照顾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
小超是乡亲们口中“没妈的孩子”,他觉得家庭现状让他无力,有个“废物爸爸”和“傻子妹妹”,每天垂头丧气。上了初中后,又一下子多了好多新课程,学习上碰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办,逐渐变的不愿意学习了。唐大姐走访多次发现小超坐在炕上玩手机,和他说话也好像没听见一样。爸爸说小超上了初中之后就无心学习,经常半夜蒙着被子偷偷玩手机,说他也不听,自己也没有办法。
主要做法
唐大姐很理解小超的行为。多年来,小超一直很孤独,从小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就只有1个,上初中后也分开了,新班级的同学总是拉着他玩手机游戏,由于手机本身具有游戏、陪伴和娱乐属性,久而久之,小超依赖手机的行为越发明显,所表现的行为举止,本质上正是孩子孤独和无助的内心独白。
唐大姐心中已经为小超量身打造了工作方案,首先是去标签化。谈话中,她帮助小超从“第三人”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清楚内在问题和外在事物,事物并不一定导致问题。当小超把家庭中的问题和事物分开看时,他终于看清问题的本质。目前家庭的现状,是因为没有人拥有能够帮助家庭走出困境的能力。小超恍然大悟,“只要自己能力提升了,家庭的问题不就能解决了?”他意识到学习是一条增长自身能力的优势路径,也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依赖”影响到了学习,进而有了自我改变的动力。唐大姐随即同小超一起商量、制定一个简单的生活准则:每晚有一小时不碰手机,认真看书、做作业。随着沟通的深入,唐大姐还发现小超并不是一味地陷入困境中不清醒或者不能自拔,很多时候,他也会努力地尝试,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时刻,都被小超忽视了。唐大姐及时准确地发现那些“小亮点”,并加以强化,当小超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时,一种新的愿景被展现出来逐渐地从“手机依赖”的困境里恢复自我。
在这期间,唐大姐努力搭建小超的家庭支持系统,劝导爸爸和奶奶,一同提高小超的自信心和克服问题的抗逆力,目的是让小超看到想要改变也是可能的,之后在儿童之家举办了一次活动,并邀请了小超的好朋友们,小超讲述了他重塑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次活动非常有效,小超得到了家庭成员和同辈群体的认可与支持。唐大姐还举出小超在小学时取得全班第五名,以及曾经帮助同学和邻里的成功例子,用以证明小超及其家庭有一定的能力应对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
在唐大姐的努力工作下,小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也开始了重构,一个新的、更积极的故事拉开了序幕。小超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他主动把手机交给爸爸保管,还让爸爸提醒他使用手机的时间。唐大姐还带动大家不时鼓励和支持小超,使其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和决心解决问题,并引导小超在其能力之内,想象实现未来目标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不久之后,小超摆脱了“手机依赖”,变得独立、自主、阳光,更有信心向着未来美好生活努力前进。
思考启示
原生家庭的监护缺失给儿童带来不可弥补的精神伤害,加之社会环境的标签化、人际交往的区隔化影响,极易导致孩子出现恐惧、自卑、焦虑、孤独、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很多孩子被认为是“问题儿童”,但他们成长的烦恼并非学术上的“心理问题”,孩子的行为偏差,更不适宜采用“头病医头、脚病医脚”的简单做法,需要找到背后的根源,通过柔软感性的社会工作方法来正向引导。长岭县儿童主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疗法的基本主张和外化技巧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孩子改善负面情绪,形成积极的心理认同,有利于孩子的阳光成长。
初审:杨明龙
复审:尚永标
终审:史治忠